吳淑玲 / 報導
2020/ 09/ 16 12:40

影/小廟很興!台南有座樹中廟 一旁還有傳奇姑娘廟

台南新化區唪口里西南邊,靠近許縣溪一帶,有一間「小廟」被整棵大榕樹幹包住,往樹洞一看,才發現是「松王公」,旁邊是一間「女仙姑娘廟」的小廟,兩間廟來歷傳奇,地方人津津樂道。

 

早年當地有小聚落稱為「烏桕仔」,是新化往來台南必經的要道,因台20省道開闢後,聚落居民陸續搬離,幾乎人煙罕至。

 

退休校長曾進發進行田野調查時,一次失足滑落山坡,身上多處挫傷,休息兩周後無大礙,投入尋找「在地人的廟」的故事。

 

曾進發表示,當地在清朝末年長了二棵烏桕樹,小聚落就叫「烏桕仔」,後來烏桕樹陸續死亡,村民改種榕樹,沒幾年已樹高葉茂,猶如一把巨傘,往來新化、台南的旅客,常在樹下休息。

 

因常有村民傷病情事,村民於是去請教庄廟保生大帝,神明指示乃部分聚集在樹下的孤魂陰靈在作祟,需要建祠加 以安置奉祀。地方居民奉保生大帝指示,在樹下建水泥磚牆小祠供奉,並尊奉為「松王公」。

 

到了大正年間,新化街有一名前往府城求醫診治的病婦,回程時在大樹下休息,卻不幸病逝在樹下,附近居民不忍其曝屍荒野,於是就地草率掩埋,沒想到從此靈異事蹟不斷,有人看到穿白衣飄浮的女子,地方認為是當年無名亡女在討香火,於是建小祠供奉,廟名為「女仙姑廟」,保佑鄉里。

 

一旁的「松王公」小廟已被大榕樹幹包住,原本生長茂盛,樹幹需要7個成人環抱,樹冠形成巨傘,幾年前一場颱風豪雨橫腰斷裂,幸好只壓垮女仙姑廟前的鐵皮屋簷,附近民眾,松王公無特定祭日,平時除了來此地求「明牌」的信徒會祭拜外,附近農戶居民也會來上香,每年農曆11月18日廟慶時,會演戲酬神,當日是「烏桕仔」最熱鬧的一天。

 

曾進發調查新化共有4間「姑娘廟」,另三處是新化國中旁「仙姑娘媽廟」、中山路243巷梁厝「興姑娘廟」及中山路深坑橋邊「福德姑娘廟」,其中,「仙姑娘媽廟」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曆3月16日神明聖誕,酬神戲台排滿馬路,約有3、40棚布袋戲及歌仔戲演出,形成地方特有景觀。

 

曾進發說,台灣民間未出嫁的女生才會稱為仙姑,以往姑娘廟的信徒也以女性居多,常見母親帶著子女拜拜祈求子女平安,後來人把公職或律師等國考准考證拿來祭拜,保佑考試順利,後來擴大到做生意的商人等,只要覺得受到神明保佑達成願望,就會請戲酬神還願。

 

台南文史工作者許獻平表示,有應公泛指有求必應的無主孤魂,基本理念是人死無祀,即成厲鬼,遊食四方,危害社稷;若有所歸,乃無為厲,立祠祭之,有求必應,姑娘廟也是其中之一,民間觀念,認為還沒結婚就過世的女孩子,不能入公媽龕無法享有香火,成為孤魂野鬼。除了透過「冥婚」讓未嫁孤魂得到歸宿,另一方法就是建廟立祀,讓這些孤魂也能享有香火。

 

許獻平說,「三峽姑娘廟」更特殊,主祀「黃尾娘」去世時才17歲,黃尾娘生前心地善良,常幫助老弱,死後還託夢盼當地鄉親蓋廟讓她成神,她將護佑鄉里,尤其是庇護那些未嫁、未生子的早夭女性,不讓她們成為孤魂野鬼,至今已有上百位未嫁未生子的往生女子入此廟,傳說曾經有一往生女子入祀後不久就遷出,一查原來已經婚嫁過,傳為鄉里奇譚。

基隆暖暖親水季今起噴水到8月31日 大小朋友衝水幕消暑影/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啟動 傳統創新翻轉廟宇文化新型態影/炎炎夏日戲水遇危險如何自救 專業教練示範真簡單彰化社頭獨角仙季今開幕 參山風管處宣布明年由點而線舉辦「一粒」推廣水域安全 陳其邁請她吃霜淇淋!粉絲暴動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