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昌樺 / 報導
2021/ 05/ 10 10:30

【願景工程】台灣超有材—活了卻不成材

屏東縣新埤鄉沿山公路兩旁種滿菜園及檳榔樹,岔出的小路被林木包夾,裡頭是廣達13甲的人工林,包括南洋杉、印度紫檀、桂花、桃花心木、大小葉欖仁,雖已種植18年,但大多欠缺疏伐撫育,更因旱地之故而「先天不良」木質瘦弱。但平地造林只補助20年,如今大限將至,林農廖學智嘆息說,砍了賣掉的價格也不好,到底該怎麼處理,現在沒有想法。

 

林務局1997年起陸續推動「全民造林」、「獎勵輔導造林」,每公頃60萬元獎金,孕育逾四萬公頃林地,但目標不明確,未審慎評估樹種,加上過去績效只看林木存活率,品質參差不一,經濟價值也不高,種滿20年究竟要砍或留,林農無所適從。

 

廖學智在林地旁就種金鑽鳳梨,他說,如果以種鳳梨跟林業這樣比的話,當然是差了快3倍4倍收入,所以通常他會優先選擇整理鳳梨,等到有空就去撫育人工林相。林試所研究員鍾振德也說,人工林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不好,。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說,過去大規模造林從前期就欠缺規畫,到後面疏伐、撫育等林地管理都不足,過去投資上百億元有一部分都浪費掉了,這20、30年來沒有善加經營人工林,可說「百廢待舉」,現在若要重新起步須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地點、樹種、財務配套、人才培育、產業鏈,一切環環相扣。

 

而林試所則建議,重新選擇之後,保留香杉、台灣杉、相思樹等樹種,然後新增台灣肖楠、台灣櫸木等5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提高未來世代的收穫意願

 

林務局長林華慶說,過去政策確實倉促,但並非完全沒用,有些是為了苗木需求、有些是園藝樹種。造林是長期性工作,若種了20年仍不足以砍伐,現在也有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幫助造林分流,例如營造生態、水土保持或木材生產等,根據計畫提供不同獎勵,期限也不再限20年,盼讓政策更細膩、務實。

影/證實謝宜容曾到立院 黃國昌:她哭了半天 哭完就走影/霸凌案調查不信任勞動部 國民黨:立院開聽證調查會影/謝宜容曾到立院說明 黃國昌:哭了半天就走了影/否認因菊系拔擢謝宜容 許銘春:若知被約談定送調查影/王建煊賣房出價2500萬租屋投身公益 賣不掉再漲價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