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6°C
24°C
地區
王燕華 / 報導
2025/ 03/ 28 18:09

影/相隔近百年 儒艮游進宜蘭 專家揭兩可能 

宜蘭一名定置漁網漁民日前收網時發現一頭「印度太平洋儒艮」活體,是相隔近百年台灣再有正式捕獲紀錄。中華鯨豚學會表示,學界一般認為儒艮在台灣族群已滅絕,推測儒艮再度現身,有可能是沖繩族群隨洋流、食物移動,也不排除可能台灣仍有族群,只是量少沒有發現。

 

陳姓漁民25日清晨6時許在粉鳥林距離岸際約800公尺的定置漁網收網時,發現這頭體長約300公尺,重約500公斤的儒艮,因對物種不了解,讓牠回歸大海,全程都記錄下來,回傳漁業觀察員,學者透過影像紀錄,確認是十分罕見,在台灣被認為已滅絕的印度太平洋儒艮,也被視為是「美人魚」傳說的原型。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儒艮覓食海草,棲息在淺海的海草床,棲地範圍從沖繩、台灣,一直到菲律賓、印尼一帶的南海金三角。台灣雖是棲地之一,但在科學家一般認為台灣族群已滅絕,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資料裡也是如此確定。

 

「這是台灣近代第一筆儒艮紀錄」,曾鉦琮說,理論上台灣應該不會有儒艮,這次現身宜蘭海邊,讓學界相當驚喜,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台灣仍有儒艮的族群,只不過量很少沒有發現,另一種是台灣東岸接琉球島弧,琉球島弧會接到沖繩,有可能沖繩族群移動到台灣,因為相關研究實在很少,無法確認是哪一種原因。

 

他翻查儒艮在台灣的紀錄,1937年曾傳出在北海岸有漁民捕獲,但沒有詳細地點;若是正式紀錄要追溯到94年前,在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的一頭儒艮標本,記錄為1931年在屏東恆春採集。

 

曾鉦琮說,進入定置魚網的個體通常健康狀況較好,漁民習慣直接野放,海保署近年對定置網業者宣導捕獲大型海洋哺乳類等要通報,但這件事沒有官方通報,可能業者也有顧慮,需要持續溝通,讓台灣民眾更了解,相較流刺網、拖網等較侵略性的漁法,定置漁網對大型海洋生物和魚類是比較保護的,如此一來定置漁網業者會更願意持續通報,讓外界更了解台灣的海洋生態。

影/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有成 「實境秀」開始上線影/昇恆昌攜手桃園在地「大賀米」 打造國門永續餐飲影/等史博館個展等了八十年 98歲李再鈐仍持續創作影/五一勞工上街頭 民團提七大訴求影/周二高溫上看36度 周三變天轉涼「全台有雨」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