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C
21°C
地區
賴香珊 / 報導
2023/ 10/ 01 12:01

影/日月潭魚虎球入秋竟大爆發 單日撈破6千尾

日月潭遭魚虎入侵,夏季進入繁殖期,通常入秋繁衍趨緩,南投縣政府電撈魚虎球防治,未料今年入秋後魚虎球竟大爆發,中秋節前的電撈行動更一舉捕獲6323尾,創下今年單日紀錄,也讓今年撈捕量突破2.6萬尾,已超過去年的1.6萬尾。

 

外來種「魚虎」學名小盾鱧,疑遭人放生日月潭,成魚體型大、攻擊性強,每年7月進入繁殖高峰期,幼魚體色通紅,會集結成魚球,由成體護幼出動獵食,隨氣候轉涼,入秋後繁衍趨緩,縣府與清大團隊、漁會合作,近年電撈魚虎球防治。

 

2020年首度在夏天電撈魚虎球共移除約8000尾,2021年則捕獲3.4萬尾,創新高;去年疑受氣候影響,魚虎球遲至7月底才現蹤,電撈量因此大減僅約1.6萬尾;今年回歸正常,魚虎球6月底就出沒,7月初展開電撈,起初成效卻不好。

 

縣府統計,今年從7月展開周期性電撈作業,每周至少電撈1次,以免過度電撈打草驚「魚」,起初撈捕狀況尚可,直至7月底捕獲約1.1萬尾,8月起受颱風、降雨等影響,成效不佳,直至9月中旬僅1.3萬尾,原本判斷恐難突破去年數量。

 

未料卻有漁民發現,捕獲的日月潭母魚虎腹中有卵,疑似二次抱卵,憂心繁衍期恐延後,果然在9月中下旬就捕獲上千尾「魚虎球」,漁民表示,入秋後還能抓到有爸媽帶的魚球,且最小僅約2公分,真的是頭一次,相當反常,令人意外。

 

之後,電撈團隊又陸續捕獲大量魚虎球,其中在中秋節前、27日的電撈行動更一舉捕獲6323尾,數量驚人,也創下今年最高單日紀錄,也讓今年電撈累積量達2.6萬尾,比去年還多出1萬尾;至於,魚虎球入秋大爆發原因則仍待觀察釐清。

 

縣府表示,魚虎幼體通常集中5、6月孵化,今年入秋後大量出現新孵幼體,是二次抱卵或繁殖期受氣候影響延後等,還要持續觀察監測及記錄,現階段仍會持續電撈防治,盡可能的降低其在潭區的族群數量,全力抑制魚虎擴大繁衍。

影/大甲媽祖回鑾急行軍 開放躦轎腳讓信眾好開心大甲媽回鑾路過彰化市 信徒敬獻金牌15萬捐款10萬元做公益影/高雄雙罷劫 民進黨許智傑、黃捷進入罷免二階連署LCIF對等捐助8萬2千美金 彰化喜樂烘焙設備冷藏貨車獲更新針鋒相對 蔣萬安:要消滅中華民國的是民進黨和共產黨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