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經血外漏... 屏東兒少代表街頭實驗路人暖心伸援手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女孩經血外漏你會怎麼辦?」屏東縣第九任兒少代表國一男生沈鈺家、黃品策,關注月經平權議題,他們與兒少代表潮州高中二年級楊子萱展開一場街頭實驗,當路人遇上女孩經血外漏時會有什麼反應?楊子萱感動說,實驗過程中感謝伸出援手路人,主動拿外套遮擋、提供衛生棉等,細微舉動感到溫暖。
每年10月11日是台灣女孩日,屏東縣兒少代表們呼應國際月經平權運動,透過街頭實驗拍攝影片,讓大眾了解月經平權。國一學生沈鈺家、黃品策、潮州高中二年級楊子萱,在屏東縣青少年中心協助下,展開街頭實驗,楊子萱穿上沾有紅墨水的外褲,在屏東火車站、屏東公園走動,觀察路人們遇到女孩經血外漏的反應。
楊子萱說,拍攝過程從早上8、9點到下午4、5點,街頭實驗有超過30民眾主動伸出援手。讓她最感動是,有民眾發現後直接拿外套幫她蓋住外漏經血,也有人主動拿出衛生棉、褲子給她,也有人善意提醒她「褲子好像髒髒的」要趕快去廁所。
楊子萱提到,實驗過程中,一開始她在公園主動向民眾尋求協助「我好像月經來了」問對方有沒有衛生棉,卻碰壁了,當下很挫折,差點落淚,也感謝過程中幫助她的路人,「自己也是女生也可能會遇到月經外漏問題」,她透露,曾經在學校遇到經血外漏情況,馬上跟同學借外套,然後打電話回家換褲子。
沈鈺家、黃品策兩人說,街頭實驗主動提醒經血外漏多是女性,男性中只有兩名阿伯。楊子萱說,女性更能感同身受,男生可能會不好意思,她有觀察有男生經過時發現,雖沒有主動幫忙,但至少有注意到這樣情況。
第九任兒少代表除拍攝街頭實驗影片,也透過問卷調查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對於月經平權態度與看法,希望大家能同理與協助女生,不再視而不見、避而不談,期待學校老師或家中的長輩們可以正視月經的議題。
縣府社會處長劉美淑說,希望透過月經平權主題展覽及影片,讓社會體認「月經」對女性的影響,消除月經汙名化,倡議宣導積極正向的性別平權態度與價值。
「2022台灣女孩日在屏東-月經『屏』權」展覽,即日起至10月30日在屏東縣青少年中心展出,讓台灣男女老少都能正視月經、大方談月經,全體社會不再聞「經」色變,也讓進入青少年階段的兒少加以認識自我,改善性別刻板印象,一起打造月經「屏」權的性別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