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出書 林本堅 蔣尚義為新書站台
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以創意實驗集結成書,新出版「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探索半導體,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施惠原任職新竹教育大學,學術專長在生物學、國小自然科教材教法領域,退休後,轉持續鑽研半導體科普教育。施惠分享,一開始她自行研讀,讀那些書覺得非常辛苦,初期還常請教妹夫蔣尚義,也上網去看交大開放課程,一遍遍反覆讀,並重新思考,設計出一套套的實驗,讓民眾結合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操作簡便且成本低廉,對學生來說既易學易懂又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半導體的製造過程涉及高度精密的設備和先進技術,但施惠認為,理解半導體的基本原理並不需要過於艱深。關鍵在於通過「動手做實驗」,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且具體的體驗,也為台灣未來教育的發展開創了嶄新方向。
施惠設計的科普實驗專注於半導體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以電晶體為主題,通過實驗展示其關鍵特性。學生們透過簡單的操作,學會如何利用電晶體控制單向電流,充當開關或放大器,並深入理解光電效應技術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和太陽能電池等。強化了學生的實作能力,還幫助他們直觀感受半導體技術如何影響生活,理解其科學原理。
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為施惠的書寫序,他寫道,這本書幫助學生從中學時期就開始認識半導體,大學以後就容易有興趣進入這行業。這本書的實驗設計都和日常生活所需有關,易學易懂,需要的材料都可以輕易取得,費用不高,接線也容易,是很好的科普教材。
蔣尚義說,以「電晶體音樂 IC 實驗」為例,施老師用簡單普遍又廉價的元件,以最容易懂的擴音效果,很清楚的顯示出電晶體具有放大信號的重要功能。」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表示,施老師在此花了許多心血,讓各界認為這是有趣的事情,透過生活的經驗,從中了解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