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紅龍果也會曬傷 選購「三看」不踩雷
大暑(今年7月23日)過後,紅龍果進入品質達到年度巔峰的盛產期,二林鎮農會今天舉辦今(111)年度彰化縣優質紅龍果評鑑,參賽的紅龍果都因天氣炎熱而特別甜,不過也因為太熱,沒套袋的紅龍果有些曬傷,局部果肉「水水的」,選購時應注意外觀。
全台紅龍果2011年全年種植面積2774.03公頃,彰化縣474.68公頃,今年減至468.41公頃,二林鎮去年和今年面積不變都是296.93公頃,全縣最大,鎮農會舉辦全縣優質紅龍果評鑑邁入第八年,至少具備三章或一Q才能參賽,共有紅肉組55組、白肉組47組競逐今年優勝。
鎮農會今天邀請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盟松、廖崇億,和農委會中區分署、縣政府農業處、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教授高德錚等人擔任評審,從外觀、重量、風味與口感、儀器檢測糖度評分。
高德錚說,紅龍果是沙漠植物,耐旱、耐高溫,卻不耐多雨潮濕,今年台灣上半年多雨,入夏炎熱,戶外溫度高於攝氏37度以上,農民若沒做好果實防曬,紅龍果面向陽光的部位曬傷,鱗片偏焦黃、果實表皮粗糙、表皮顏色偏黃褐色,果肉「水水的」,有的果實面向陽光曬得剛好,另一面陽光不足導致表皮青黃,一半果肉不夠成熟。
他表示,農民種植技術越來越好,會看環境利用不同顏色的套袋避免紅龍果日照不均勻,因紙套袋可能悶熱使得果實過熟爛,很多農民改採用網式套袋,既能防止過度曝曬又能通風,提高紅龍果品質,今天評鑑他看到大多數紅龍果採收前受到套袋保護,果實顏色均勻,品質良好;消費者一看麟片新鮮,二看果實表面顏色均勻,三看色澤光亮,作為優先挑選依據。
紅龍果每年產季5月至11月,大暑過後到中秋是品質達到巔峰的盛產季。鎮農會總幹事邱士平表示,今年除了5月的第一批花朵發生雨災,第二批過後的結果良好,品質與收成彌平第一批損失,等於今年產季收成很好,目前市場拍賣價每公斤35至36元,比去年多一成五成,最高價每公斤50元,和去年差不多。
評鑑結果下午出爐,白肉品種第一名顏偉倫,第二名洪慶融、第二名顏國明,第三名莊杰偉、第三名李秋梅、第三名周弘文,以上都是二林鎮農民;紅肉品種第一名陳啟宗(福興),第二名杜宜衡(埤頭)、第二名周弘文(二林),第三名劉智榮(員林)、第三名陳致嘉(二林)、第三名施政義(埔鹽)。
邱士平說,現在是夏季水果青黃不接期,紅龍果盛產期趕上中元普度,價格可望再提高,紅龍果分為白肉、紅肉兩大品種,白肉口感清香爽口,紅肉較Q甜,各有優點,民眾有意了解相關資訊,可洽二林鎮農會(04)8961191轉推廣部及家政、農事的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