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自己作的更珍惜!甲中美工科生自作陶碗和木筷用餐
美麗融入學習和生活,台中大甲高中美工科今年復科招收首屆學生,學生入校第一件作品就是為自己配釉製作一個陶碗及木作一雙筷子,開學至今一個多月,甲中美工科教師群合作協助學生完成這兩件作品,學生午餐就用自己完成的作品,學生說拿起自己作的陶碗動作更優雅,避免不小心碰到有損傷。
大甲高中美工科教師團隊4位專業教師協助下,美工科32名學生都擁有自己手作完成的陶碗,林秋萍老師教繪畫、黃嘉男老師教陶藝、黃維靜老師教木創工藝、高慧娟老師教視覺設計,跨科整合讓美工科課程的作品兼具美感與實用,並且利用科學研究的釉藥比例讓自己的陶藝作品更貼近想像與期待。
大甲高中美工科的陶藝課程中學生能學習科學配製釉藥技術,在黃嘉男老師的指導下先認識及利用地表上常見的長石、石英、滑石等礦物,取用天然礦石粉原料自行配製釉藥,先運用甲中的鏇胚機器製作出陶胚碗,碗體經過攝氏900度素燒後,噴上配製好的釉藥再以攝氏1240度高溫燒製成;木筷由實習組長黃維靜老師指導學生運用膠合、榫接、削磨等多種手作技巧製作完成,兩件作品實際在學校午餐使用,將美學及科學融入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讓美好的高中午餐時光多了一分美感。
甲中美工科主任林秋萍老師表示,美工科學生更重視技能與手作,考驗學生的心巧與耐心,因老師指導專業的基,因應時代需求,以MAKER美工的創新角度嶄新起步,美感與文創產品設計都是甲中美工科未來發展的重點,進到美工科的學生經過3年的淬鍊,追求工藝之美也具備跨域科技,整合美工各項學理與專業技能,成為通識各種媒材並能整合運用的設計者及創作者,讓專業技能體現美感生活的價值,落實學以致用信念與美感素養能力。
美工科高一學生莊釧灝,她說美工科老師教學嚴謹,有小瑕疵就會退件,她的繪畫作品曾被老師退件2次,這一個多月來因自己的作品受到師長的認同很有成就感;同班的劉姍菱原本已錄取國立台中科大五專部的創意商品設計菁英班,因為比較喜歡手作課程,選擇具有陶藝特色的大甲高中美工科,她說完成自己的陶碗很有成就感,拿自己的作品吃飯很有質感。
大甲高中蕭建華校長表示,隨著大眾意識到美學融入生活的重要,教育部也積極推展美感教育,美善的事物需要專業技能、美感素養與時間陳釀,美工科學生入校一個多月,就為自己配釉製作一個陶碗及木作一雙筷子,除了美工科教師團隊在課程開發與教學的用心外,更展現學生對美工科課程的投入,大甲高中美工科學生的學習成效展現,是新課綱適性揚才精神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