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C
16°C
地區
吳姿賢 / 報導
2020/ 05/ 07 16:59

影╱台灣淺堆海底首揭秘 拖網纏繞還遭抽砂破壞生態

位於台灣海峽南部的「台灣淺堆」是澎湖的傳統漁場,過去從未做過生態調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鄭明修,上個月首度到當地潛水調查,發現海洋生態資源豐富,但也看到一大片底拖網到處纏繞,令人相當憂心,且發現抽砂嚴重恐致生態破壞。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20多年前中國底拖網漁船大舉入侵破壞台灣淺堆海底,近年更聚集中國鐵殼抽砂船和搬運船,每天可能高達數十萬噸砂被採走,將引發海底砂石層結構變動,造成附近海域水文浩劫。

 

鄭明修表示,研究團隊今年4月首度完成台灣淺堆的海底生態攝影及錄影紀錄,調查發現海洋生態資源出乎意料之外的豐富,共記錄到魚類16科44種約643尾,其中很多大型經濟性魚類,如龍虎石斑,紅甘鰺、石鱸、笛鯛等;軟珊瑚類以海扇、海雞頭軟珊瑚為主有十餘種。

 

鄭明修說,比較令人害怕的是,海底覆蓋漁網十分嚴重,當初潛點旁有一大片底拖網正好覆蓋在軟珊瑚上,到處纏繞在礁石上,對潛水者深具危險性。可見過去台灣淺堆的漁業十分興盛,可能是大陸滾輪式拖網曾在此大肆撈捕作業。  

 

他呼籲,中國大陸應約束違法抽砂船,避免大量抽砂行為破壞台灣淺堆珍貴且豐富的海洋生態系,中國大陸也可依兩岸協同執法機制,共同合作打擊台灣淺堆違法抽砂船。另外,法務部、經濟部、內政部、陸委會應通力合作,研議修訂相關法令,使海巡署依法有據,強力執法。

 

他也建議,農委會和海委會編列預算,進行海底生態環境與漁業資源長期監測調查計畫。並強化海洋偵監、提升執法能量,部署海域巡邏定翼飛機或直升機,才能即時從空中偵監廣大海域。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台灣淺堆位於海峽中線處,多年來幾乎是海峽兩岸的互不管區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跳躍式成長,各地基礎建設所需砂石嚴重短缺,從大陸河川和沿海抽砂已不夠使用,且中國大陸政府也嚴令禁止,因為抽砂會破壞河川生態,導致河岸和海岸退縮,抽砂船作業範圍從福建沿海一直往海峽中線推進,最近3年則已越過中線,進入台灣淺堆和澎湖七美附近海域。

 

協會說,抽海砂的暴利誘使抽砂船和運砂船越建越大,甚至出現許多5至6萬噸級運砂船。早年中國大陸的滾輪式底拖網漁船,已經把海底珊瑚礁生態摧毀殆盡,如今再加上百艘抽砂船的違法盜砂,澎湖淺堆的海洋生態環境已需即刻救援。

潤餅熱量等同一個便當 營養師曝健康潤餅應長這樣影/華航與空巴簽署A350-1000訂單 2029投入航線影/高山可能下雪 玉山氣象站上午下冰雹影/高鐵最新費率出爐 北高票價最高可能漲到1720元影/今明北台濕冷下探11度 3500公尺以上高山有望降雪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