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氣候變遷/

酷暑暴雨務農苦

前年,冬至像夏至,高溫創紀錄;
去年,霸王級寒流,低海拔降雪;
今年,梅季強降雨,雨量創新高。
近年旱澇不均加劇,
務農,成了一場賭注...

傳統農法留糧種

太平洋的彼岸,
馬鈴薯之鄉-秘魯,
均溫逐年提高,
病蟲害順著安地斯山脈爬升,
大量保存的原生種,
在惡劣環境中展現高度韌性。

智慧監控減農損

全球暖化效應下,
位處溫帶的韓國,
作物種類意外增多。
然而,韓國不敢輕忽極端天氣,
運用科技,
打造農業氣象預警系統,
盡可能降低損害。

與極端天氣共存

當極端天氣型態,
成為不可逆的現實,
食糧保種任務已是全球趨勢,
除了延續在地種原,
在科技輔助下,
也篩選出更具氣候適應力的食糧作物,
與環境共存。

酷暑暴雨務農苦

前年,冬至像夏至,高溫創紀錄;
去年,霸王級寒流,低海拔降雪;
今年,梅季強降雨,雨量創新高。
近年旱澇不均加劇,
務農,成了一場賭注...

極端氣候衝擊 台灣暗藏糧食危機

極熱、極冷、強風、暴雨,氣候變遷正威脅地球每個角落,近年來,台灣各地農作物受到天災衝擊一年比一年嚴峻,直接影響餐桌上的食物價格波動,「氣候的變化,農業首當其衝受到傷害。」專家提醒,國內農作物受氣候波及,國際糧價又節節攀升,帶來的隱憂正是將引爆的糧食危機。

雨水分佈不平均,增加農作物生長難度。

雨水不均暴雨增 不利農作物生長

氣候變遷並非只是農民的「感受」,而是實際發生當中。以雨量來看,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當雨日變少、年總雨量卻沒有太大變化,代表暴雨愈來愈頻繁,乾季卻愈來愈乾,雨水分佈不平均,不利農作物生長。

科技部、氣象局等單位建置的「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二O一O年的報告指出,近五十年小雨日(日雨量一毫米以下)減少的幅度是平均每十年減少三點六九天;大雨日(日雨量超過三十毫米)平均每十年增加零點七二天,暴雨日(日雨量超過兩百毫米)變化更明顯,平均每十年增加零點八四天。

2100年 台灣年均溫恐升4.94度

高溫,則是全球都難以迴避的趨勢。從數據上來看,台灣過去百年平均溫度增加一點四度,是全球平均零點六五度的兩倍多;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預測,在溫室氣體高度排放(RCP8.5)的情境下,到世紀末二一OO年,台灣年均溫最多將再上升四點九四度。

特別是夜間溫度上升,更讓人擔憂。鄭明典指出,農作物多需要利用夜間休息、減少能量消耗,夜間溫度降不下去,農作物晚上不能好好「睡覺」,產量就會受影響;加上每年夏季颱風帶來狂風暴雨,都可能讓農民整年的心血泡湯。

梅雨季大暴雨 檸檬報銷稻發芽

「紅龍果枝條乾扁、萎縮,就是因為太熱了,植物只好啟動『休眠』機制,得花更多功夫『喚醒』它。」台東紅龍果農郭明哲抓起紅龍果的枝條,指著上面的點點黃斑說,「這些都是熱造成的。」台東近年來高溫動輒飆上攝氏卅七、八度,連熱帶作物紅龍果都「凍未條」,超出廿度到卅度的適合生長溫度區間,出現脫水、變黃等「熱障礙」。

「不是一次下光所有雨,就是該下雨時不下雨。」果農林美岑說。季節錯亂的強降雨、高溫同樣扼殺熱帶水果芒果。天氣熱病蟲害就多,「預防做再多都沒有辦法防範」,天氣熱讓芒果產量下降至少一半,降雨時間錯亂也會影響芒果甜度,外表被雨水打過更會有黑點。

降雨不均也讓一年多收、產季橫跨四季的檸檬難以消受。檸檬農陳祥介解釋,近年降雨季節轉變,收成受到高度衝擊。檸檬幼果期如果遇上暴雨,直接落果報銷,沒掉下來的檸檬,一下子吸了太多水份,表皮變厚,品質也變差。

極端氣候帶來的溫度、雨量,也讓農作物頻繁出現過去不常有的現象,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表示,今年梅雨季連續大雨,讓許多來不及搶收的水稻「穗上發芽」,稻穗上出現白色的胚根、綠芽,只能以低價繳交災害穀製成飼料,「這是過去很少見到的現象」,但難以預期的氣候讓農民損失的措手不及。

採訪製作:
侯俐安
董俞佳
洪欣慈
蔣宗裕
林洧旭
王騰毅

傳統農法留糧種

太平洋的彼岸,
馬鈴薯之鄉-秘魯,
均溫逐年提高,
病蟲害順著安地斯山脈爬升,
大量保存的原生種,
在惡劣環境中展現高度韌性。

太平洋升溫 秘魯天氣型態亂套

位於南半球的秘魯首都利馬,四月底、五月初原本該是微涼的早秋,白天高溫炙熱,當地居民仍然穿著短袖熱褲上街;而且,沙漠型氣候的「無雨城」利馬,三月罕見降下大雨,一天之內降下五毫米,在台灣看來微不足道,卻足足是當地一年份的累積雨量,連續兩週的降雨,引發嚴重淹水,不僅讓當地居民吃足苦頭,也證實極端天氣對人類的高度威脅。

圖/Correo Peru提供

圖/Correo Peru提供

太平洋海溫增加,極端天氣不只衝擊首都,境內多處農地、農作物全毀,加上交通要道中斷,北部山區的蔬果無法及時運送製各地,引發民生物價暴漲,包括當地的必備食材檸檬,價格一度狂漲十倍,不少餐廳一度暫停供應國民美食-檸檬醃生魚,秘魯政府透過海空運,緊急調度農產品支應。

圖/Correo Peru提供

秘魯氣象水文局局長瑪媞絲指出,秘魯過去四十年來,每年平均溫度約提高零點二度,因氣溫提高,雪線往五千公尺以上上升、冰河覆蓋區也減小,各地區的降雨量改變,叢林區雨量往下降,沙漠型氣候的地區,雨量卻往上升,都造成農產品危機。

食物價格翻倍漲 弱勢族群苦哈哈

長期來看,氣候變遷已經反映在秘魯的民生當中,像是當地的另一國民美食-烤天竺鼠,搭配馬鈴薯、甜椒、起司等配菜,是餐桌上必備的節慶應景食物。但受到氣候變異影響,天竺鼠的飼料玉米減產、飼養成本增加,業者瑪蒂亞表示,十年前一隻窯烤天竺鼠約十五索爾(約台幣一百五十元),現已漲到卅索爾,整整翻了一倍,過去通常一人吃一隻,現在大多分享食用。

極端天氣衝擊的範圍從生產端到消費端,讓弱勢族群處境更加惡化。台灣駐秘魯代表吳進木觀察,秘魯弱勢民眾飲食費用占所得超過六成,食物價格上漲,也直接衝擊邊緣族群。

恢後古法農作方式 產量增加十倍

位在秘魯東南方海拔三千八百公尺以上的普諾地區,曾經深受其害,高海拔原本耕作不易,數十年前經常發生旱澇災和低溫霜凍,加上農民過度放牧、投入化肥,導致土壤肥力退化,該區的馬鈴薯單位面積產量,曾經一公頃少於一公噸,產量不及原本的十分之一,農民的日平均收入不到二點五美元。

卅年前,普諾的農民與當地的民間組織恢復消失三千年之久的農作系統「waru-waru」,農民依著考古學會所考證出來的方法,模仿打造出土壤平台,周邊築起溝渠用以節流水源,避免大水或缺水,至今已有近萬公頃土地跟進,馬鈴薯每公頃產量增加十倍,農民收入也大幅提高,還被聯合國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秘魯環境部副部長莫拉雷斯說,因應極端天氣,傳統農法與保種的智慧,透過科學輔助,更能提升農業韌性。

解決糧食危機 找回古印加農法

在古老的印加帝國秘魯,當地許多數百年的梯田仍沿用至今,近年也喊出:「找回印加人的務農方法(Farm Like the Incas)」,試圖解決極端天氣之下的耕作與糧食危機。

秘魯是美洲最早打造具規模梯田的地方,失落的古城秘魯馬丘比丘上,印加人透過岩石打造出來的梯田依山而建,不只增加農田耕作面積,也具備軍事堡壘功用;他們透過上下坡度的差距,引山間的自然水源進行灌溉,工法打造非常穩健,在一九一一年這個深埋在荒草中數個世紀的古老帝國被發現時,灌溉水渠甚至都還能運作。

基因篩選技術 尋找作物抗逆境品種

坐落在秘魯東南部印加聖谷的馬鈴薯公園(Potato Park)目前種植至少六百種原生種馬鈴薯,當地原住民印地安人種植作物以馬鈴薯為主,豆類、藜麥等雜糧為輔,馬鈴薯公園原民研究員高尤表示,農民以往大多在海拔三千六百公尺以下種植馬鈴薯,但受暖化影響,病蟲害增加,現在得往四千公尺以上種植,他們擔憂,高海拔地區都是岩石,「若再不改變,未來馬鈴薯可能要種在雲端。」

圖/馬鈴薯公園(Potato Park)目前種植至少六百種原生種馬鈴薯。

因此,當地農民與國際馬鈴薯中心科學家合作,展開保種、育種行動,透過土壤、氣候監測,以基因篩選技術育種,持續尋找抗逆境的馬鈴薯品種。這項作法深受國際肯定,被視為傳統農作與科學結合的成功案例。

今年四月,國際高山族農夫大會秘魯馬鈴薯公園召開,十一個國家的百位代表來自台灣、不丹、中國大陸、印度、肯亞、吉爾吉斯、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塔吉克、泰國、秘魯等國家,共同探討傳統農業智慧的現代運用,並且互相交換來自不同國家的在地種子,有來自非洲肯亞抗旱的小麥、台灣那瑪夏的紅藜、中國大陸廣西石頭城的稻米等等,希望藉由這項儀式,宣示保種、育種的重要性,力抗氣候變遷與種子公司壟斷的威脅。

採訪製作:
董俞佳
蔣宗裕
林洧旭

智慧監控減農損

全球暖化效應下,
位處溫帶的韓國,
作物種類意外增多。
然而,韓國不敢輕忽極端天氣,
運用科技,
打造農業氣象預警系統,
盡可能降低損害。

四季只剩兩季 濟州橘子不再甜滋滋

「南韓過去四季分明,但現在變成只有夏、冬兩季,該下雨的五、六月缺水,不該下雨的季節雨卻下不停。」這段描述,不單是濟州島土生土長的58歲農民金大勳面臨的務農困境,也是溫帶國家南韓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

濟州島的陽光、溫度和特殊火山地質,讓橘子成為國內的知名農產之一,但是,金大勳栽種橘子長達18年,近幾年明顯感受到天氣「古怪」,天氣型態不按牌理出牌,季節循環沒有定序,打亂作物生長週期。該是雨季的六月初,也是橘子開花結果的階段,降雨不足影響生長,甜度也大幅降低。

南韓百年升溫1.8°C 田間導入監測科技

暖化、降雨季節錯亂等氣候衝擊愈來愈常發生在南韓的田間,近年來發生暴風雪、強烈寒害等極端天氣的機率,也比過去頻繁許多。「南韓平均氣溫過去百年間上升一點八度,是世界平均零點七度的兩倍多」,南韓農村振興廳國立農業科學研究所氣候變遷與農業生態科長張銀淑說。因此,南韓政府下設多個研究單位,分工、整合資源,從氣象預警、精進種植技術等各面向,多管齊下協助農民。

模擬環境測作物 尋找暖化新契機

氣候、農田、市場價格一環接一環的變化,南韓政府幾年前開始意識到危機,積極尋找因應策略。農村振興廳下設的暖化對策研究所在濟州島設置了一間間實驗室,每間設定不同溫度,模擬出「未來」的高溫環境,藉此觀察高麗菜、蘿蔔、辣椒等作物的生長。同時,研究團隊現正挑戰在溫室內種植木瓜、芒果、咖啡等熱帶作物,每年定期邀請農民見習,或下鄉提供技術指導,尋找熱帶作物在濟州島種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南韓在全國各地廣設戶外氣象站,設備功能涵蓋土壤溫度、降雨時間、風速測量等,資料每五秒抓一次、十分鐘整理一次,彙整到農村振興廳,上線提供各地農民參考,目前全南韓已設有近二百座自動氣象站。四年前,進一步加入「農業氣象早期預警系統」,農夫可在系統上選擇自家農場、作物,查看農地當天及未來十日的日照、雨量、溫度等資訊,若有大雨、旱災、高溫、酷寒等風險,會依嚴重程度發出不同顏色的警示,讓農夫能提早準備。

國立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所氣候變遷與農業生態科農業氣象研究室長沈教文表示,資訊系統現已全國使用,早期預警系統目前共有十縣市、五百位農夫使用,預計今年擴張至兩千人,二O二O年推廣至全國。

千坪智慧農場 人力縮減產能倍增

同時,南韓未來創造科學部投資補助民間企業Seedream近新台幣七千萬元的資金(廿四億韓元)發展全南韓第一座示範型智慧農場,其中運用大數據、自動化科技幫助作物調適、提升產量。

一千八百坪的溫室內正種著滿滿的香瓜,溫室設有儀器感應溫度、濕度、降雨量、積雪量、日照等,屋頂的天窗溫度過高時會打開散熱、下雪時自動關起,風向轉變時則會自動調整開啟方向。灌溉過程全自動化,僅需少量人員監控儀器;值得注意的是,作物生長全程不灑農藥,友善環境。

Seedream執行長鄭在辰表示,像是蕃茄,一般農場受限天氣,只能從三月種植到九月,但智慧農場透過溫溼度控制,可栽培的時間是一般農場的兩倍,溫室內降低損耗,生產量是一般農場的三到四倍,也能提高農家所得。

為未來留住糧種 民間草根力量再現

南韓政府運用科技輔助農業之外,民間團體仍積極保留傳統價值,重新拾回老組張留下的保種精神。民間農業組織「韓國女農協會」(KWPA)則透過尋回已逐漸失傳的「土種」,也就是本土種子,「土種一旦消失,很難再尋回。」對KWPA而言,保存的土種,除了更能適應氣候變化,更是對後代的責任感。

KWPA二○○八年展開「找回老奶奶的種子」計畫,踏遍全南韓的農村,記錄、搜集各農戶家中保留的家藏種子。之所以取名「找回老奶奶的種子」,是因南韓世代務農,留種工作多由女性負責,「老奶奶」是守護在地種子的關鍵角色。

守護「土種」 挖掘作物抗逆適應力

KWPA扶餘支部教育部長辛知娟說,扶餘郡近年常遇到降雨量不足的問題,但她們觀察到,在地種子比外來種更能適應雨量、溫度等外界環境變化,「在地種子更能跟著韓國的氣候變化走、最適合當地」,比外來種有優勢。不過,目前推廣保種最大的瓶頸,仍然是市場性不明確的問題,如何讓在地作物產量穩定,順利進入銷售管道,仍是努力的目標。

採訪製作:
洪欣慈
蔣宗裕
林洧旭
蘇健忠

與極端天氣共存

當極端天氣型態,
成為不可逆的現實,
食糧保種任務已是全球趨勢,
除了延續在地種原,
在科技輔助下,
也篩選出更具氣候適應力的食糧作物,
與環境共存。

糧食種原 台中農試所存庫保50年

位在台中農業試驗所的國家種原庫,裡頭保存數以萬計的糧食種子,包括一萬種水稻、兩萬種黃豆、數千種花生、還有數以千計的蔬菜。蒐集來的國內外種原分別被保存在長期、中期、短期保存庫中,最長可以保存卅至五十年甚至更久,相當於國家安全等級的水準,確保糧食安全。

一旦糧食減產 必然引爆種子戰爭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研究員兼組長溫英杰表示,氣候變遷之下,病蟲害可能增加,將導致產量減少、糧食不足。溫英杰說,但如果種原夠,就有機會孕育出耐旱、耐鹽的種子,「找到可以抗氣候變遷的品種,就越有可能」。否則,遇上糧食減產就只能進口種子,引爆的就是「種子戰爭」。「保種育種都是百年大計,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如果有新的品種,還能夠跟其他國家交流、拿到更新的種原。」

「有抗病種源的種子,若因產量不佳、外表不夠美等因素沒有留下,未來病蟲害再次來襲,就找不到關鍵的抗病基因了。」種原組副研究員黃永光指出,原生種能夠在所生長的土地存在上千年,一定有其道理,留下這些種子就是要從中找出能耐旱、耐大雨、抗病蟲害的基因,為未來做準備。

保護原生種 找出耐旱抗病蟲基因

台南善化區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World Vegetable Center)則是共保存了六萬多種蔬菜種子,以大豆屬、番茄屬、番椒屬最多,這些種子都放在低溫、乾燥的保存室中。中心主任沃培睿(Marco Wopereis)認為,保持「多樣性」,是農作物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種多樣,才能對抗氣候變化和愈來愈多的病蟲害。」

國內保種資源不足 糧食恐受制他國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保種重要性不言可喻,不過保種長遠大計,卻面臨經費、資源不足窘境。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指出,當氣候變異使糧食生產不穩,當各國採取糧食禁運手段時,對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的台灣非常不利,我國若不積極行動,未來我們的餐桌食物,恐受制於他國。

但是,社會整體不重視,農業發展未放長遠思考,都使研究經費不斷縮減,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有保種才有育種,如此才能產生新的品種,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保種的重要性,可是當需要經費時「又是另一回事」。

氣候變遷成轉機 農業南向找生機

「氣候變遷對農業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曾任農委會科技處長、現任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認為,科技的投入是所有農業政策執行的基礎,台灣這方面已經落後他國,「各國都在搶機會,不進則退。」例如大陸發展基因轉殖的背後,是夠成熟的分子育種技術。如韓國氣候過去不適合種香蕉,但因暖化,熱帶作物的耕種區域逐漸往溫帶移動,韓國便看到趨勢,投資相關作物栽種。台灣天氣愈來愈熱,有些溫帶作物是否已不適合耕種,不同作物、魚種的適栽區及適養區是否都要調整?台灣也可以從南向國家中找機會。

對抗氣候變遷 關鍵在整合數據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提醒,台灣最缺乏的是氣候資訊的整合,以及「由下而上」的調適計畫。他說,迎戰氣候變遷最關鍵的是整合數據資訊,才能做出應對決策,官方必須盡速整合氣象、防災、水利及農業資訊,此外,除了官方擬定調適計畫,第一線的受害者也應自組團隊,調整種植、養殖模式因應挑戰。

農產業連結 推廣「適時適吃」觀念

二OO八年在台東成立的天然冰棒品牌春一枝,強調當季水果、純天然製作,原料採購鎖定當季、將近熟透而無法進入經濟市場的季節性水果,解決農民困擾。

春一枝第二代經營者李至菘說,當季冰棒大約有七、八種口味,希望藉此讓消費者建立「適時適吃」的觀念,但當季、天然的背後,必須承擔「老天不賞臉」的風險。「缺貨、價格變化是教育消費者很好的機會」,同樣是第二代經營者李承澤表示,產品價格應該反映「看天吃飯」的風險。例如去年水果產量受天氣影響非常劇烈,今年收成的鳳梨、釋迦味道變淡,就必須加量製作,也讓他們必須思考儲存、製作和設計的調整機制。

農業預算比重 補貼多過技術研究

想出解決對策,如何行銷也很重要。成功將紐西蘭奇異果Zespri行銷全球,現任台灣國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郁然直言,「台灣農業行銷方式一定要改變,前提是必須作好計畫生產。」他說,台灣因缺乏計畫生產,當氣候變遷造成過剩,價格跌落時,又開始啟動外銷、提供補償,民代為了選票爭取、中央政府也緊張,最後反而吃掉農業預算,確實有調整的必要。

根據農委會統計,去年農產品災損達到三百八十億元,農業天然災害發放的救助金額也同步上升,去年發放了九十八億元,雙雙都是歷年最高,農產物損失也成為國庫沉重的負擔。霧峰區農會會員代表黃炳南坦言,極端天氣難以預測,每回遭遇天然災害,每公頃受災稻田一萬八千元的農損補助金杯水車薪,實質效益十分有限,他建議農委會,「應該把預算用在推廣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輔導農民實施自然農法、有機肥料,相對務實。

採訪製作:
侯俐安
董俞佳
洪欣慈
蔣宗裕
林洧旭
王騰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