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立生命園區「終止」 楊文科:從長計議就近殯葬
新竹縣長楊文科推動新竹縣立生命紀念園區,並將其視為「五支箭」重大施政,不過卻遭到在地居民反對。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宣布,近期傾聽生命園區鄉親的意見、舉辦6次說明會,民政處花3個月研議,最後提出終止委託生命紀念園區興建園區規畫案,未來將從長計議,「我們停下來,但仍將繼續做後續研究,並提出最適當的計劃。」
楊文科說,「五支箭政策還是五支箭,但在做法上要重新調整」,現階段將終止生命園區計畫委託,同時從長計議,民眾提的就近治喪觀念是一個好看法,民政處後續會來蒐集、檢討意見,至於具體期程沒有時間性,縣府會盡快來做。
民政處今天在主管會報上說明「新竹縣立生命園區」規劃內容,建議終止「新竹縣立生命園區興建實質規劃」委託案,楊文科在諸多考量、且無人有異議的狀況下,准予通過。
民政處副處長謝明輝表示,針對生命園區計畫提出總整理,會議中提到,新竹縣的設施不足,且整頓傳統公墓刻不容緩,且以往在道路治喪的概念轉變,顯示出有公立廳堂的需求,未來也會面臨到舊墓更新和廢止公墓,以及實施環保葬的需求,現在的公益納骨塔品質不加,也不敷使用。
針對在地認為對環境的影響,包含衝擊到交通、生態、環境污染,這些在開發之前也都必須接受環評審查,且也要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督,對環境影響「應可接受考驗。」
有爭議的點在於「是否回到各鄉鎮就近實施殯葬設施?」對此,新竹縣府在8月24日召集各鎮公所討論,針對傳統公墓如何做遷葬與禁葬,目標是來管理公墓與活化,目前也要求各鄉鎮公所來審慎評估,自主辦理的意願與預算,盤點在公墓用地能否設置殯葬設施,在地民意支持度與可提供多少量能,將會與公所一起來努力。
最後民政處總結,民眾主張由各鄉鎮公所來實施,符合法律規定,相關殯葬設施可由鄉鎮層級來做,這與縣府設置生命園區做的相輔,因此民政處建議縣長三大要點,第一、新竹縣各鄉鎮整體公立儐葬設施品質不佳且量能不足,縣民必須要到外縣市,導致被多倍數收費,且縣內的費用昂貴,縣府有責任提供縣民選擇優質平價,設立公立有其必要性。
第二、縣府多次舉辦說明會,傾聽各方的意見,經過彙整分析後,認為民眾意見有參考園區,建議終止委託生命紀念園區興建園區規畫案。
第三、民政處會彙整相關資料,檢視公益量能與需求面是否有落差,從長計議,再來制定縣府的殯葬政策。
對此,新竹縣長楊文科回應,原本縣府要在下周回應生命園區鄉親的意見,這段時間縣府主管開會6次來討論,並經由民政處做總整體報告,得到此結論,「重大政策的推動要與時俱進,民政處所提的建議中,生命園區的計畫對新竹縣來說有其必要性,但此案有很多其他意見值得縣府參考,因此先終止委託,並從長計議,我們停下來,會繼續做後續研究,並提出最適當的計畫。
楊文科也說,會繼續調整作法,民眾所提到的「就近實施」的概念,讓鄉親不要跑太遠,縣府會繼續收集相關資料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