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28歲騎士遭轉彎貨車撞癱 手術後復健1年 奇蹟恢復行走
阮姓男子騎車遭轉彎貨車追撞,導致3、4、5節胸椎嚴重粉碎性骨折,骨頭碎片傷及脊髓神經,致雙腳失去知覺及完全癱瘓,輾轉到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就醫,經脊椎院長高振興7個多小時漫長手術,小心翼翼清除脊髓內碎骨、血塊,同時修補受損神經及腦膜,加上輔助的復健醫療,加上阮男堅強克服疼痛,1年後終於可以站起來步行。
高振興說,「脊髓損傷」是指因交通事故、跌倒或運動傷害造成外傷,導致脊髓神經損傷,由於脊髓再生能力低、結構複雜,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神經功能喪失或癱瘓。
脊髓損傷依損傷部位的高低以及損傷嚴重性而產生不同症狀,例如頸椎受傷會造成四肢癱瘓,約佔所有脊髓損傷患者半數,若傷及胸椎、腰椎,則造成下半身癱瘓及大小便功能不良。
住湖內的阮姓男子,4年多前從高雄騎車要返家,經岡山遭對向左轉的貨車撞擊,重創胸椎,當場陷入昏迷,送到岡山區醫院急救,甦醒後發現雙腳已無知覺,就近轉診到台南的大醫院,當地醫生願意手術把粉碎骨頭固定,但沒有把握他可以進步,家人不忍他一輩子要坐輪椅,透過醫師親友的推薦求助高振興醫師。
高振興表示,阮姓男子因為車禍造成第3、4、5節胸椎粉碎性骨折,原本四方形的胸椎骨頭變形成近乎三角形,粉碎的骨頭刺傷脊髓神經,這樣的病人常導致嚴重性的神經功能喪失,造成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高振興說,人體胸椎共有12節,其中3、4、5節上胸椎的神經密集度更高,其手術就是要將骨頭碎片、血塊等異物清除乾淨,並將斷裂的骨頭以鋼釘、支架固定好,同時以很微細的手術線縫合,加上精細的手術技巧修護受損的神經組織,希望儘量保留未完全受損的神經組織及增加損害組織癒合的機會。
阮姓男子說:「我不想一輩子坐輪椅,堅持要會走路!」他自費搭乘民間救護車轉到高雄就醫,到院後高醫師給予他很大鼓勵及信心,術後躺了一陣子等待骨頭癒合,再慢慢逐步起來復健,復健過程的疼痛常讓他眼淚直流,痛不欲生,但他每天設定復健目標,再苦、再痛都要達標。
阮姓男子第一次站起來,就因為長期臥床造成姿態性低血壓當場頭暈、嘔吐,但他沒有放棄、堅持下去,1年後終於站起來,勇敢的走出去,雖然車禍第一時間碎骨壓迫到神經,造成右腳走路有點遲緩,但未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
阮姓男子從車禍受傷到復健,交往多年女友不離不棄,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一起度過人生的難關,最後兩人攜手步入禮堂,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並生下一女,一家三口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