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滿臉流湯遭霸凌 兒醫疾呼:還兒童合理健保照顧
11歲陳姓女童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臉部皮膚紅腫破皮流湯,在校園遭排擠、霸凌,為申請健保生物製劑,飽受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及照光之苦,最後仍未過關,只能自費月花3.6萬元治療才好轉。今天兒醫呂克桓、王志堯、蔡易晉聯合呼籲,盼病童能獲得合理的健保照顧,參考國際治療趨勢,加速健保給付。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呂克桓說,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約10%,為反覆發作、慢性發炎的皮膚病,若嬰幼兒皮疹症狀反覆發作且持續2個月以上,應盡快就醫。
呂克桓指出,中重度異膚孩童長期使用類固醇易影響發育,導致肥胖、水牛肩、月亮臉,甚至引發白內障、骨頭壞死、出血等副作用;常使用免疫抑制劑恐傷肝、腎,需定期監測;就連餵藥,寶寶也總是抗拒、吐光;照光治療每周需2次赴醫院照光、影響上學、長期有皮膚癌化風險,國內治療指引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使用。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易晉說,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兒童不但飽受嚴重搔癢、如毀容般痛苦,社交、生活大受影響,易併發心血管疾病等共病,家人生活也跟著打折扣,治療應把握6歲上小學前的黃金治療時機。
亞太過敏氣喘及臨床免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認為,國內中重度異膚孩童申請健保生物製劑竟要用成人標準,相當不公平,不但要吃半年的類固醇無法改善,再吃免疫抑制劑3個月,還要照光3個月,在國外完全沒有人建議;他今和呂克桓、蔡易晉等兒醫跳出來呼籲,盼病童能獲得合理的健保照顧。
陳母說,女兒從2個月大發病,長期吃類固醇暴肥,但臉部皮膚紅腫破皮流湯,遭排擠、霸凌;前年底為申請健保生物製劑,吃了類固醇,2種免疫抑制劑,肝、腎功能異常,還照光,皮膚症狀更嚴重,結果申請未過關,只能自費月花3.6萬元、打2劑生物製劑治療,持續到現在,病況才好轉。
與會的立委莊競程說,基於預防醫學,可減少發病後健保支出,盼政府以國際治療趨勢為主要依據,加速中重度異膚孩童生物製劑健保給付,讓病童也能擁有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