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同安渡頭設日本風獅爺引人側目 作者王明宗這麼說
同安渡頭最近設置了一尊青綠色石獅子與地景相當突兀,引起不少人側目,原來是陶藝家王明宗最新作品沖繩風獅爺(Shi-Sa),他說,這尊與放在沖繩嘉新飯店的金門風獅爺都是他受託公部門製作,沒想到因為金門「改朝換代」,讓原本為了「慶祝沖繩金門包機首航」的藝術品,整個被漠視,讓他覺得很不受尊重。
有「風伯傳人」之稱的王明宗製作風獅爺經驗超過30多年,他說,這尊風獅爺是受沖繩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委託,用玻璃纖維與強化水泥為主要材料,他花了一個多月才製作好,造型威嚴中不失喜感,十分討人喜愛,不論是遠看近看都像是石雕,而獅子下方踩著一顆圓球,還特別將沖繩著名的「首里城」描繪在其中,讓大家欣賞並了解到日本風獅爺的特色。
而放在沖繩的金門風獅爺,在去年11月運抵沖繩,高約2米,以灰色石頭感為主,手拿金門高粱酒與日本清酒,充分向遊客展示金門重要的觀光產品。王明宗表示,沖繩風獅爺造型是四腳踩地,腳踏彩球,與金門常看到直立式不同。
話鋒一轉,王明宗忽然提到,他去年受到金門縣府及沖繩委託,製作金門風獅爺與沖繩風獅爺用以做兩地的情誼交換禮物,沒想到換了縣長後,縣府觀光處就「冷處理」。
他說,最明顯的是「沖繩金門包機首航」的活動,去年記者會是盛大舉辦,但反倒前幾天的首航活動卻是冷冷清清,包括他在內的很多金門民眾都不知情,也沒辦首航儀式,連帶的他所製作的金門風獅爺,也被丟在當地飯店的角落,看在他這位創作者眼中,相當難過。
王明宗強調,好的作品展示,應該是辦場活動,邀請作者到場介紹與剪綵,但此次縣府明顯把作者丟一邊,讓他的作品也放在不起眼的角落,不知道跟「政權轉換」有沒關係,他覺得縣府應該要好好改進。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渡頭是知名景點,但很少人知道他也記錄著一段日軍強拉馬伕的血淚史,1945年6月30日,日本在金門強徵了500名馬伕,當時這些馬伕就是從同安渡頭登船出發,船隻到福建龍海靠岸,接下來展開296公里長途跋涉,往廣東潮汕前進,沿途死亡慘重,最後倖存者僅300名,後來為了弔念當年遭日本人強拉去當馬伕,客死異鄉的金門人,才設置紀念碑。
這尊日本的風獅爺放置在此處,不少人都覺得在紀念血淚的碑前,宣傳日本觀光「很不合適」,根本是在傷口灑鹽,很突兀;但也有人說是和解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