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C
21°C
地區
黃寅 / 報導
2022/ 12/ 11 00:46

王新篤可能封窯停手 「釉裏紅」創作面臨第四度斷代

當代「釉裏紅」藝術家王新篤昨天宣布,在歷經前年和去年連續兩年的窯燒失敗後,以他多年來對這項藝術和歷史的認識,它「來是偶然,去是必然」未來可能就此封窯,不再從事這項藝術創作,也使得釉裏紅這項瓷器藝術將面臨歷史上第四度斷代。

 

王新篤昨天起在台中市現代畫廊舉辦第27次個展「金碧輝輝 唯真不滅」,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展出,許多藏家風聞而至;聽到他的宣布,紛露出不捨,也在他致詞時數度鼓掌,為他加油打氣。王談起過往的創作辛酸,則一度紅了眼眶。

 

釉裏紅製作困難,有所謂「十窯九不成」、「千窯難得一品」之說。歷史上儘管都以官窯燒製,但元、明、清仍三度斷代,作品極少。王新篤年輕時投入這項藝術,為了研究出釉方,曾歷經7年閉門研究。曾有父親的友人問起他在幹什麼?連父親都難以起齒,不知該從何說起。但他後來終於在一次實驗中,掌握住窯變的功夫,讓氧化銅能在釉下出紅,甚至把琺華和金彩融入創作,為釉裏紅開創出新局。

 

對於歷經一生的追求,何以突然萌生退意?70歲的王新篤說,他潛心研究過,釉裏紅的歷史寫得很明白,只有在金碧輝煌、國強民盛的朝代,才有辦法做釉裏紅;當它失傳時,就是國弱兵弱、百姓生活不佳時,它就自然從生命中消失。

 

他說,因為他是自力而為,並非國家支撐的官窯,曾以為可以逃過這個宿命。但前年和去年,整個窯燒出的作品都是黑色,對他已有100多次成功經驗而言,讓他不敢相信。並猜想是否和世界大疫、戰爭、洪水、飢荒等有關,他也沒有辦法逃過釉裏紅「來時偶然,去時必然」的輪迴,並興起停手的想法。

 

王新篤此次展出的都是先前的精彩之作,其中一座真人大小的「金鏤衣」靈感得自河北出土的東漢時代金鏤衣,臉部鑲了紅寶,全身則由釉裏紅包著。他說,古時的金鏤衣是想讓身體不腐,想要永久延續,他有另番解釋,則是勸大家掌握當下。他也展出大、中、小3個「3魚碗」旋轉碗身,可以看到釉裏紅隨著光線而變,這是它的魅力所在。

 

至於展出取名「唯真不滅」則是近年有人以假的方法彷製釉裏紅,他希望藉此提醒,唯有真實的東西,才有永恆的價值。此次個展,展至下個月15日。

 

王新篤的好友、藝術家施力仁說,王新篤每天清晨5時即起,打坐、念佛、沈思,接著展開全天不懈的創作,且堅持40多年不停歇,甚至至今未娶。對於自認不完美的作品更是經常一槌敲掉,談起其間辛苦,朋友都為他感動掉淚。對於這樣世界頂尖的藝術家,又掌握了華夏藝術難得的技法,政府真該給予支持,為文化保存做點事。

影/莎倫娜郵輪延後1日今載3千旅客返台 遊客:補償沒誠意影/台東新玩法來了!首發30人興奮搭雙層巴士 吹風看無敵海景影/被動漁法生態更永續 「定置網捕魚」空拍全紀錄空拍看台灣/屏東定置網捕魚全紀錄 漁業生態更永續影/莎倫娜號郵輪故障那霸滯留將延後1天返台 遊客組自救會促退旅費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