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情轉黃燈減壓供水 黃偉哲:提前3個月抗旱度難關
經濟部昨天召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第一次會議,由於南部久旱不雨水情較為吃緊,為審慎因應後續枯水期間各標的用水需求,會中決議自12月2日起,嘉義轉為水情提醒綠燈,台南市由水情提醒綠燈轉為減壓供水黃燈。
台南市長黃偉哲上午出席台南築角成果發表會受訪時指出,和去年比較蓄水量還是比較多的,但不同的是嘉義休耕台南還沒有休耕,需要將近1億噸的雨水,因此提前調整水情燈號,希望大家共同來節水。
黃偉哲說,2021年嘉義跟台南都休耕,就節省了灌溉水1億噸,但是目前為止,只有嘉義休耕台南還沒有休耕,台南需要將近1億噸的水,扣掉這1億噸的話,水庫的蓄水量就比較岌岌可危,因此在跟經濟部水利署聯繫之後,那把台南的燈號提早,在最早的時間,其實往年都是2月左右,今年是現在12月就把它調整為黃燈,希望大家共同來節水。
黃偉哲指出,市政府早在1個多禮拜前,把澆灌、消防或其他的用水,改成再生水,每天可以節省好幾千噸的水,市府帶頭做,民間產業也一起做,用水應該可以供應到明年5月以後沒問題,那如果大家不調整用水的話,可能到明年2月底、3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萬一春雨不來、梅雨晚到,甚至產生空梅的現象,就會面臨很大的危機。現在提早因應、超前部署、希望能夠讓可能的旱災平安度過。
黃偉哲表示,台南一期作還沒有決定休耕,嘉義已經休耕了,因為他們是3年輪作、3年輪流灌溉,去年是輪到台南休耕,今年輪到嘉義休耕,但是如果台南要正常灌溉的話,一期作大概需要1億噸的水,這1億噸的水是非常珍貴的。
黃偉哲說,過去也努力輔導農民,轉作用水量比較少、經濟收益比較高的。譬如說,學甲有400公頃輔導種高粱、鹽水後壁有200公頃輔導種硬質玉米,官田部分輔導種黃金蕎麥,都是需水量比較少。但是經濟收益比水稻高的,那因為農民習慣,這部分習慣不知道是否扭轉得過來,還要跟農業系統還有水利署來研究一下。
台南市府表示,南部區域主要水庫集水區下半年整體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平均值4至7成,至今日主要水庫如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合併蓄水量剩餘約2億多及蓄水率偏低35%,因時序已進入南部枯水期,經中央評估水情較為吃緊,有必要加大節水力道,即日起水情燈號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在不影響民眾用水的夜間離峰時段晚上11時至隔日上午5時實施減壓供水,針對管末及市區高地地區民眾供水,自來水公司表示已完成加壓設備及以水車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