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沿山地帶「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15日開展
2022嘉義沿山地帶藝術行動「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從本周15日到11月6日,連續4個周末進行展演;15件地景藝術裝置作品,分別在竹崎、番路、中埔及大埔鄉展出主題藝術節,以嘉義的人文地理學概念為經,流經嘉義縣的溪流為緯,架構起嘉義縣藝術行動的行動論述,要用全新觀點,描繪嘉義的文化生活圈。
今天會上安排現代舞、凱渥模特兒走秀演出,為活動增添風采,更邀請知名烘培師吳寶春出席,與本地烘培坊協同創,以東石小麥及在地當季新鮮水果製作而成的麵包,與大家分享嘉義好滋味,吳寶春說,用在地的食材製作才能讓大家認識嘉義,從「吃」融入生活,這些食材都是嘉義的驕傲。
「藝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策展人向家弘表示,藝術家致力將流域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再一次書寫,就是「再」這個字的核心詮釋,運用「藝術輪庄的行動,在地交陪的策略」,從土地出發來書寫在地人文故事,再次詮釋藝術,同時輪替深入詮釋地方。
縣長翁章梁表示,藝術行動所展出場域,沿著台三線竹崎、番路、中埔到大埔鄉,展現常民生活文化與藝術家結合的藝術能量,5年的行動計畫,將18鄉鎮繞一圈,盼讓在地嘉義人審思反思自己的嘉義,及讓全台民眾,再ㄧ次來看看,不ㄧ樣的嘉義。
來自全台各地的藝術家與嘉義縣沿山11個社區居民,共同創作15件地景藝術裝置作品,位置如下,在竹崎鄉的竹崎親水公園內有「竹雨嬉遊」、「蜂育/豐裕」、「灣果聚香」、「綻放」4件作品;番路鄉的牛埔仔愛情大草原有「柿柿同心」、「土匪夫妻」、「凝望」3件作品;中埔鄉的中埔農創園區有「瓜瓜一嘉親」、「月灣下的祝福」及中埔街區的「日月同輝」3件作品;大埔鄉街區與湖濱公園有「水分子2」、「蛻變」、「2021曾文大旱地質紀念碑」、「野燒藝術行動/大埔燒」及「山麻雀之歌」5件作品。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表示,15件地景裝置藝術與24場次社區共創藝術行動,要讓民眾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感受到藝術是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表現,非遙不可及的行為,藝術節不再只是作品的展覽,而是人的溫度與土地的脈動,帶來更多迴響、互動及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