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整合電動車供應鏈 台南歸仁打造化合物半導體基地
電動車時代來臨,化合物半導體成為下世代新戰場、也攸關台灣半導體未來;工研院進駐台南歸仁成立「化合物半導體南部發展基地」,今天揭牌啟用。市長黃偉哲宣布,向中央爭取報編中的沙崙綠能產業園區,設置台灣首座「化合物半導體與應用產業專區」,吸引國內外業者落地投資,壯大台灣半導體領先優勢。
工研院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支持,希望整合南部半導體、傳產資源發展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上午揭牌後與台南市政府合辦「產業匯聚向南行—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產業商機論壇」,邀請產官研代表討論化合物半導體產業趨勢,分享相關技術與應用發展。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首席技術專家吳誠文表示,南部是台灣汽車零組件生產製造重要據點,但隨著淨零排放與電動車發展,未來車用電子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預期逐步取代傳統汽車引擎、油箱或變速箱,許多南部廠商將面臨嚴峻挑戰。
吳誠文表示,,工研院依政府「大南方計畫」核心理念在南部打造化合物半導體與應用產業鏈,並由政府引導民間投資,協助車用零組件廠打造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元件生態系,讓具有競爭優勢的半導體產業向新興的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延伸發展,「接軌即將到來的電動車黃金世代」。
他說,工研院獲產官學協助、整合跨單位研發資源,在六甲設立化合物半導體設備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在歸仁沙崙投入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研發與測試驗證,並設立產業發展推動據點,促進相關領域發展。
工業局主秘周崇斌表示,經濟部依據行政院「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資訊及數位方案,在新世代半導體項目增列化合物半導體的技術研發與產業發展目標,除加速發展相關的生產設備與材料,也積極投入元件與應用開發;今年啟動將可提振國內業者投入化合物半導體的意願與速度,讓國內及早建立「具有戰略意涵的化合物半導體自主關鍵技術與供應體系」,並善用國內半導體元件設計能力,發展電動車所需的關鍵功率元件,結合國內電動車產業與風電產業的新發展,上下游串連,為臺灣帶來新的發展榮景。
黃偉哲表示,化合物半導體對於臺灣保持半導體優勢上,有迫切的必要性,市府除與工研院密切合作,向中央爭取成立首座「化合物半導體與應用產業專區」,吸引更多投資建設與研發團隊引進,形成智慧車電、綠能科技雙產業聚落,引領臺南新興科技產業發展,成為化合物半導體的產經重鎮並帶動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