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菇全年吹冷氣食安看得見 興家農場獲產銷履歷達人
農委會公布今年度產銷履歷達人名單,彰化縣唯有興家菇類栽培農場上榜,今天縣政府、竹塘鄉公所和鄉農會、縣議會議長謝典林和立法委員謝衣鳳的服務處、台中區農改場都派員前往貼紅榜祝賀;興家老闆娘李美玲表示,地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氣溫上升墊高洋菇培育難度和成本,經營更辛苦。
彰化縣是洋菇的最大栽種區,興家菇類栽培農場首創縣內採用完全空調環溫控制系統種洋菇,也是第一家建立產銷履歷系統的洋菇栽培農場,可天天採收,安心上架,今年元月獲選為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今又得到產銷履歷達人的認證,縣政府農業處透露,接下來還有榮獲神農獎的好消息。
全台洋菇栽種面積約151公頃,竹塘鄉占110公頃,養菇場400多家,栽種方式有傳統菇寮,也有現代冷氣房,全鄉年產量約995噸,興家就占了160萬695噸。興家老闆娘李美玲說,培養洋菇屬於高門檻技術,稻草加入有機豆粉和豆渣,接著進入前發酵、後發酵的培育流程,後發酵溫度攝氏58至60度,採自然發酵12至14天殺死壞菌,然後在完全發酵的稻草堆肥上面種植洋菇菌。
李美玲說,洋菇需在攝氏12度的環境中「走菌」,在攝氏15至17度之間生長,她家的洋菇培養室都是密閉空間,以庫為單位,總共有40庫,每庫55坪,用電量頗大,為了保持洋菇的好品質,她的洋菇場用噸數大的冷氣,可在最短時間內降溫,因此用電所費不貲。
品質較好的洋菇每公斤230元,已有栽培袖珍菇等食用菇類的業者找李美玲幫忙,理由是袖珍菇等食用菇類的培育供過求求,希望改為培育洋菇,李美玲解說洋菇培育成本,很多從累積經驗而來的關鍵技術不見得可以公開,業者紛紛打退堂鼓。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秘書蕭政弘表示,興家用稻草培養洋菇,不是用太空包,洋菇採收後,培養用的堆肥可作為種植蔬果的有機肥,絲毫不浪費;現在重視「產地到餐桌」的食安,興家取得產銷履歷可讓生產者會更加用心栽種,消費者能查出農產品的生產者、生產路徑,放心採購農作物。
竹塘鄉農會總幹事詹光信表示,興家連連得獎堪稱竹塘之光,有了生產履歷等於品質保證,消費者直接掃Q&R Code就能蹤生產足跡,洋菇在有機環境中生長,無農藥,消費者可安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