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C
20°C
地區
潘欣中 / 報導
2022/ 05/ 20 13:48

影/追念148年前排灣族抗日勇士 牡丹社紀念公園立雕像

1871年,琉球宮古島朝貢船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66名船員上岸後,54人被當地的排灣族人殺害,日本3年後以懲蕃名義出兵,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死守現在的牡丹鄉石門隘口與日軍奮戰而亡,148年後,牡丹鄉公所今天在歷史發生現場為阿祿古父子雕像揭像,表彰並紀念先祖勇敢捍衛家園的堅定決心與誓死抵禦外侮的不朽精神。

 

1974年,日軍出兵攻打殺害琉球漂民的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排灣族人,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死守現在的牡丹鄉石門隘口,與日軍激戰多日,因武器和兵力懸殊戰死,史稱「牡丹社事件」,清朝事後議和賠償,也促使清廷在恆春建城佈防,是涉及台灣原住民族、琉球、中國及日本多方的國際事件,也是改變台灣歷史走向和影響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牡丹社事件今年148周年,鄉公所今天在石門村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舉辦追尋頭目aruqu阿祿古父子紀念活動,鄉長潘壯志和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等人,共同為以大理石雕刻的阿祿古父子雕像開箱揭幕;潘壯志說,牡丹社事件是台灣共同的歷史記憶與珍貴的文化資產,感念祖先守護家園的勇氣和精神,期許鄉親莫忘自身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發揚先祖英勇禦敵精神。

 

巨型大理石雕像由在地排灣工藝師華恆明父女,以半年時間聯手雕刻打造,阿祿古父子沒有後代也無圖像記錄,華恆明說,頭目父子帶領部落勇士在石門古戰場和日軍發生激烈的戰爭,據天險抵禦入侵者的攻勢,雖無具體樣貎可循,但最重要的是要表達頭目父子大無畏的禦敵精神,樣貎和姿態都經過部落會議通過,是部落的重要精神象徵和力量。

 

牡丹鄉公所說,近年執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場域」相關計畫,位於牡丹水庫的牡丹社事件故事館去年底啟用,透過現代化的科技,帶領民眾恍如置身歷史現場,讓歷史不再枯燥,公所今年也完成石門古戰場河濱步道,民眾可安全舒適的行走步道,貼近歷史發生的現場,同時建置數位走讀網頁,利用地理資訊系統技術,結合事件相關文化景點與路線,讓遊客能有跨時空的感覺。

護童者聯盟來了!超人鋼鐵人蜘蛛人走秀 小鐵粉快樂尖叫沼渣沼液很臭嗎?彰雲兩縣環保局合辦社區研習分享使用經驗影/斥資逾10億打造諸多「唯一」 苗栗火車頭園區開幕影/涉虐嬰托育中心遭爆原地改名重起爐灶 她承諾要啟動修法補漏洞表揚378位模範勞工 張善政:提高技能韌性抗美關稅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