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協協助4波烏克蘭撤僑行動 成功撤離55人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外貿協會協助外交部啟動撤僑計劃,外貿協會今(11)日舉行烏克蘭撤僑作業座談會,共計四波撤僑專車,外加開戰前已規勸,自行離境者,總計成功撤離55位國人,截至10日為止,僅一人因已在烏克蘭南部落地生根,自身無撤離計畫,目前安全無虞,貿協持續聯繫並勸其盡快出境或往西部移動。
外貿協會在基輔設有台貿中心,此次協助撤僑計劃,共計四波專車,其中三波是用租賃的巴士前往波蘭,總撤離43位國人,第一波專車為2月24日基輔出發,2月26日入境波蘭,歷時52小時,總撤離18人,其中13位由基輔出發,於羅夫諾(Rivne)另接應5位。
第二波最為辛苦,為基輔台貿中心主任徐裕軒自駕小客車前往斯洛伐克,2月26日利維夫出發,2月28日入境斯洛伐克,歷時56小時,總撤離6人,為2位國人及其親屬,同行另有2位國人隨烏籍親屬車輛。
第三波專車為2月28日基輔出發,3月2日入境波蘭,歷時36小時,總撤離11人,其中3人由基輔出發,於中部城市烏曼,另接應4組由烏東和烏南趕來之僑民。
第四波專車為3月2日基輔出發,3月3日入境波蘭,歷時19小時,總撤離8人,其中6人由基輔出發,同日晚另接應2人。
撤離的國人中,大約有一半的人回到台灣,有一半待在歐洲,主因為歐洲境內有家人照應,另一部分的人則是觀望中,因有烏克蘭籍家人留在境內,想等待戰事結束後,再返回烏克蘭。
徐裕軒表示,撤僑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包括嚴寒氣候、嬰兒出境證照、大量逃難人潮造成路上及軍警檢查哨大塞車,心理、生理上都相當煎熬,再來專車漲價,甚至從2千元台幣漲到2千元美元,足足翻了27倍,與巴士司機協商費用也為一大困難點之一。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戰爭爆發前,徐裕軒每日都會與在烏克蘭內的56位國人溝通交涉,2月12日外交部聲明,旅烏國人儘速離境,在貿協的聯繫下,其中12人主動離境,後來24日戰爭爆發,越演越烈,僑民也感到越來越緊張,徐裕軒除了每天都會致電聯絡外,更不斷反覆與僑民說「一定會等到你,等到你才走」,安定僑民的心情。
黃志芳指出,徐裕軒為政大斯拉夫語系畢業,後又至烏克蘭求學,因此精通烏克蘭語,且熟悉當地人溝通技巧,也因為及早開始準調查,備妥緊急應對措施,加上近年該中心在烏國建立的政商學界人脈,此次撤僑活動才能迎刃而解,化險為夷。
外貿協會在全球有60餘個據點,協助國內業者開拓海外商機,與外交部及經濟組的駐外單位各司其職;在沒有官方駐外單位的11個國家,如東歐(烏克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非洲(埃及、肯亞、阿爾及利亞)、中東(伊朗)、亞洲(孟加拉、哈薩克、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外貿協會駐外單位不僅是一個經貿推廣單位,更是提供國人急難救助的管道,配合外交部執行第一線的保僑、護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