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動保教育園區預計9月完工 可收容200隻犬、40隻貓
新竹縣政府斥資6928萬元於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辦公大樓後方用地,辦理「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興建工程」,工程於去年7月開工,進度稍有延宕,目前進度達39.65%,縣長楊文科8日視察指出,園區工程預計9月完工,目前也正在培訓40名動保志工,可望創下新竹縣動物保護的新里程碑。
新竹縣政府為給流浪動物更溫暖舒適的家,也提升收容量以及推廣動保教育,辦理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興建工程,施工8個月原訂進度應達41.04%,目前進度稍有延遲,現已完成主建物犬舍一樓A棟及貓舍灌漿,接著將陸續完成犬舍一樓B棟及二樓模板組立及灌漿,主體結構預計在4月初完成。
舊收容所拆除後,家畜所搭建鐵皮屋作為臨時收容所,設有80個籠位,因臨時收容所空間不足,另安排38隻流浪犬讓民眾代養。家畜所所長彭正宇表示,未來動物園區除了有遛狗步道、犬舍、貓舍,也有醫療行政區域設有儲藏室、手術室、病房以及放置動物屍體的冷凍庫等。
彭正宇說,犬舍規畫54個欄位,每一欄位有10平方公尺,每個欄位可收容3至4隻,總共可收容200隻流浪犬,欄舍設計包含活動區、休息區,白天可放犬隻到活動區活動,晚上則趕回休息區;貓舍則預計收容40隻貓咪,除了休息區,還設有像是客廳的互動區,若遇民眾想認養可將貓咪帶至互動區,與民眾互動增加認養率。
縣府表示,新園區讓浪浪們未來的居住和室內活動空間從每隻1.5平方公尺增加為3.3平方公尺,原本的鐵籠飼養方式也升等為水泥套房,還有戶外運動放風的場所。園區設計隔音設施,犬舍隔間使用鋼筋混凝土、牆面用多孔隙的隔音板、外牆並加上金屬隔柵,加上四周的綠色植栽,達到減噪效果。
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目前還有156隻犬貓待認養,縣長楊文科表示,認養的流浪犬貓到合約動物診所有特別優惠,另外目前培訓的40名動保志工也將於4月結訓後投入動保工作,呼籲民眾踴躍認養代替購買,讓這些可愛的毛小孩有個溫暖與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