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仁退休期許 檢察官榮耀來自老百姓尊敬而非官位
曾經寫下「只要給我一根槓桿,我就能移動整個地球」名言的檢察官陳瑞仁,將近四十年的檢察生涯今天畫下句點。
今天在最高法院大法庭內,最高法院院長吳燦與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江惠民齊為陳瑞仁舉行的小型惜別會,是法界難得的榮耀盛事,正凸顯即使一輩子沒當過檢察長、主任檢察官,持續以基層檢察官的身分辦案、研究法律問題,但陳瑞仁在我國檢察史、司法史上的光環與地位,更勝許多司法行政高官。
「檢察官的自信跟榮耀,不是來自內部的升遷,而是來自老百姓對檢察官的尊敬,當老百姓只要聽到是檢察官,人家就尊敬,而不是因為你是主任、檢察長,人家才尊敬,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陳瑞仁退休首日,面對本報記者,談起對檢察體系的期許,說出這段話,在他身上,可說是最好的印證。
曾起訴過第一夫人吳淑珍等無數矚目案件的陳瑞仁,可說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檢察官,近年來調任最高檢察署訴訟組、參與最高法院大法庭法律問題辯論的他,3月2日的退休生效這一天,最高法院還排定大法庭庭期,前陣子接到開庭通知那一刻,陳瑞仁笑說,真的連最後一天都要讓他堅守在檢察官的戰場上。
下午的大法庭庭訊結束後,吳燦、江惠民與訴訟組的檢察官、最高法院的數位法官,在大法庭內為陳瑞仁溫馨送別,多位曾受教於陳瑞仁、總稱呼他「陳老師」的檢察官、法官都來與陳瑞仁致意。
江惠民贈送給陳瑞仁刻有最高檢察署署徽的紀念牌,上面刻有24隻獨角獸,江惠民說,陳瑞仁幾乎每天廿四小時都埋首工作,常常半夜還在群組裡丟問題,就像署徽上的24隻獨角獸,他相信陳瑞仁退休後仍能繼續為檢察界貢獻。
最高檢察署訴訟組贈送他刻有「檢察典範」的琉璃獎座,訴訟組主任蔡碧玉形容,獎座的意義是「堅持希望的渲染、為信念湧聚熱情、為鼓舞而跳動信念」,就像陳瑞仁在檢察界這幾十年來,一直不斷鼓舞後進檢察官,是檢察界燦爛奪目的閃耀之星。
吳燦是陳瑞仁在台中一中的學弟、兩人先後考上台大法律系,都住在宿舍,相識幾十年,為陳瑞仁退休送別的吳燦笑說,沒想到陳瑞仁還比他早退休。
從民國75年分發到台東地檢署至今,近四十年的檢察生涯,陳瑞仁在不少案件上,都發揮他口中所謂的槓桿功能,改變這個社會對檢察官的認知。不只起訴第一夫人吳淑珍國務機要費案,事實上,陳瑞仁早年還偵辦尹清楓命案衍生的軍購案、林肯大郡倒塌案、前立委廖學廣遭關狗籠等知名案件,更是特偵組前身、高檢署查黑中心的重要催生者,當年經常睡在查黑中心辦案的陳瑞仁,在裡面訊問過無數政商名流,更數度前往總統府、總統官邸、翠山莊就訊時任總統陳水扁、前總統李登輝。
選擇提早退休,他坦言,原本的夢想是回台北地檢署辦一起封箱代表作後離開,但身體早已提出警告,「整組壞了了」,在最高檢察署的辦公室裡,陳瑞仁這幾年數度以此形容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真要像他過去辦案三天兩頭都睡在辦公室的作法,可能案子還沒辦出來,他自己就先中風了。「當辦案無法辦得完美時,就該是離開檢察官、交棒的時候了」,陳瑞仁這樣解釋提早退休的理由。
面對近來檢察體系的士氣低落、優秀人才出走的現象,陳瑞仁借用大法官呂太郎過去說的話,一個地檢署只要有一、兩個好的檢察官,就可以好起來,但一個法院只有一、兩個好的法官,不一定好起來。他仍抱持樂觀說,只要能找到10%、20%的檢察官,願意努力向前衝,檢察體系就能提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