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游明煌
/ 報導
2022/
03/
02
16:54
影/生態喜訊!潮境保育區軟絲仔回到天然柳珊瑚產卵
以前天然的柳珊瑚曾被垃圾覆蓋,軟絲仔不得不把卵產在水下廢棄的繩子或垃圾上,熱心的潛水者以竹叢做成替代的產房,讓軟絲仔產卵。不過,國立海科館潛水志工近日發現好消息,軟絲仔又回到天然的柳珊瑚上產卵,並且還看到花枝在交配,以及上千隻的三棘天狗鯛(黑豬哥)在水中巡遊的壯觀景色。
海科館說,軟絲仔的中文名萊氏擬烏賊,是廣受大家喜歡的經濟性漁獲,軟絲仔喜歡把卵產在柳珊瑚的枝枒間,軟絲會以顯著螢光的軀體,寬廣透明的鰭,在水中游動時姿態優雅動人,有「水下舞者」稱號。
過往因為天然的產卵地柳珊瑚曾被垃圾覆蓋,軟絲仔不得不放棄轉而把卵產在水下廢棄的繩子或垃圾上。熱心的潛水者以竹叢做成替代的產房,讓軟絲仔產卵。
2016年潮境海灣保育區成立後,不只區域內禁止採捕任何海洋生物,同時也有許多潛水者自發性的清除區域內的垃圾。熱心的潛水朋友與海科館的潛水志工,也常下去巡檢海灣狀況。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今天說,228連假期間,海科館潛水志工回報軟絲仔又回到天然的柳珊瑚上產卵。一般說來冬天都是花枝先回來海灣產卵,接著才是軟絲仔回來,今年軟絲仔提早回來。
東北部由複雜的峽灣地形與結構所組成,加上黑潮終年不止的湧升流帶來豐富的基礎生產力,成為軟絲產卵地點首選。每年軟絲回來的時間點不一樣,今年軟絲仔回來的比較早,軟絲仔每年的產卵有兩的高峰期,一般是清明前後一波,以及盛夏7、8月有另一個高峰。
另外,海科館的保育區長潭里潮間帶志工也回報,大海兔已經又出現了,而且數量比去年多,松螺、笠螺已經開始產卵,代表的是生態朝豐富發展。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提醒,無論是潮間帶活動或是水下活動,請大家留心腳下踩的地方與水下的活動,除小心不要碰踩源,保育區內生物不能被捕捉或帶走。(影片由海科館提供)
新北公益寫作班頒獎 10位小達人展現夢想與創意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出書 林本堅 蔣尚義為新書站台把周董經典歌變文字裝置藝術 方文山:這才是完整的我國中排球聯賽新園國中男女排進甲組決賽 周春米贈加菜金影/超厲害世界冠軍!神操控!滑翔機乖乖飛回來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