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C
16°C
地區
莊祖銘 / 報導
2022/ 01/ 19 12:26

中正大學團隊研發基因治療載體 治療攝護腺癌骨轉移

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開發帶有「自殺基因」的基因治療載體,鎖定攻擊攝護腺癌細胞,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治療載體能透過血液循環殺死已經發生骨轉移的攝護腺癌細胞,使腫瘤大小趨近於零,此研究將申請人體試驗。

 

「癌症最怕轉移,而攝護腺癌有70至80%都轉移到骨頭組織」張德卿說,攝護腺癌居十大癌症第5名,往往晚期才發現罹癌,癌細胞經血液或淋巴系統跑到脊椎、骨盆等骨頭組織生長,破壞骨骼結構造成癱瘓。

 

張德卿研究發現,癌細胞會擴散蔓延,當攝護腺癌出現骨轉移時,代表已是晚期,但攝護腺癌晚期病患大多使用化療及荷爾蒙療法,卻容易產生抗藥性,死亡率也相對提高。

 

中正大學團隊透過大腸桿菌製造出「JC類病毒殼體」做基因治療載體,放入攝護腺癌的「自殺基因」,除攝護腺癌原位癌,張德卿也針對攝護腺癌骨轉移研究基因治療。

 

張德卿指出,攝護腺癌都有表現過多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利用PSA啟動子產生自殺基因,加上病毒對組織特有專一性,即使在猶如大海的血液循環系統中,也能讓帶有自殺基因的JC類病毒殼體成功找到攝護腺癌細胞,此治療系統只對攝護腺癌細胞有作用,不會傷害到人體其他正常細胞。

 

中正大學團隊建立攝護腺癌骨轉移的動物實驗模式,把螢光基因攝護腺癌細胞注入動物體內,追蹤癌細胞生長狀況,從活體影像螢光追蹤結果顯示,用兩種臨床荷爾蒙藥物治療可讓腫瘤大小縮小至一半左右,但透過基因治療,能抑制大部分攝護腺癌細胞在骨頭組織的生長。

 

實驗證明,中正團隊的基因治療載體能透過血液循環,抵達已轉移到骨骼中的攝護腺癌細胞,並誘發載體的自殺基因,殺死癌細胞。而這項研究也發表於全球知名自然期刊系列下的醫學期刊《基因治療》(Gene Therapy)。

 

張德卿表示,這項骨轉移攝護腺癌基因治療研究是中正大學生醫團隊與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師沈正煌、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王梅林長期合作,未來將申請人體試驗,預計進行臨床測試,將為攝護腺癌骨轉移帶來另種治療方式。

 

另,中正團隊也持續發展JC類病毒殼體做為基因輸送載體的相關應用研究,可望運用胜肽來導航JC類病毒殼體專一性的治療各種癌細胞。

清明連假賞花熱潮 花粉熱患者如臨大敵小心眼睛癢鼻塞氣喘中榮加護病房AI化 能預測病情 用藥住院天數都少了低溫不做暖身運動不保暖就行動 醫院門診這類病人多一倍影/停經服用賀爾蒙也成肺栓塞高危險群 6旬婦運動後險休克65歲婦肺癌不積極治療 全球未滿2百例的罕見轉移找上她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