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新型防洪板 兩人一分鐘組裝完成
圓規颱風雖然沒有衝擊台灣本島,但是外圍環流帶來的瞬間降雨卻造成許多災情,有鑑於近年來極端氣候常常帶來動輒突破百毫米的強降雨,讓防汛人員措手不及,桃園機場公司採購新型專利防水擋板,讓在第一線人員人兩個人一組就可以在一分鐘左右組裝一座10公尺寬、50公分高的擋水牆,迅速為機場容易淹水處建立第一道防水防線,也替後續維護作業人員爭取更多緩衝時間。
桃機公司維護處土建科科長劉岳哲表示,雷雨胞的瞬時豪降雨,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的地表降水,在這樣分秒必爭的狀態下,緊急應變就變成最重要的課題,第一線人員每多快一秒,防線後方也就多安全一點。過去機場採用人力堆疊沙包的方式,但堆疊一個12公尺寬、50公分高的防水擋水,大概需要7、8個人以人力搬運的方式接力堆疊,而且耗時10到12分鐘完成。透過新採購的防汛擋板,在人員熟練操作下,同樣的防汛牆只需要2、3個人以十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做到。
桃機公司表示,來自瑞典的新型防洪板以「L型書擋原理」,利用洪水重量壓制在擋板底部上,讓隔板的站立更加穩固,即便是洪水已達到頂部,也不會有傾倒的疑慮,最高可阻擋約50公分高的洪水。每片防洪板僅約6公斤,不向傳統沙包那麼重,工作人員能快速輕鬆地搬運組裝,每兩片隔板在連結時可最多產生3度的斜角,讓防洪系統可以適應有弧度曲線的地形。儲存時可堆疊不佔空間:透過將一片片L型形狀的防洪板連結搭建後,再使用塑膠夾子固定即可當洪水退去時,可輕鬆地將防洪板拆卸分離,並以水管沖洗即可。另一大特點為可堆疊收納設計,因此收納儲存時或運輸移動時,不需佔用太多空間。
劉岳哲說,桃機公司除了利用調整車道路面高度引導地表水流,在機房門口設置防水閘門阻擋水進入機房影響設備,或是成立防汛自衛編組定期演練,每年的5月到10月間的防汛重點期,還會派遣專人針對重要的排水系統去做電子巡檢來確定水路暢通,同時尋找更完善、有效的防汛作為。「防線不能只有一道,也不會只有一道」,如果可以在最短時間建立起第一道防線,就可以為後面的維護作業爭取更多的緩衝時間跟應變的機會。
桃機公司下午特別進行「移動式防洪板防災演練」,在第二航廈中央車道(出口端)以消防水箱車放水模擬豪大雨情況,大量雨水從出入口流入車道,維護處人員也藉演練增進組裝經驗,確保防災精確到位。桃機第一階段先採購120片,預定置放在第一航廈、第二航廈中央車道及停車場出入口,未來也將視情況增加放置地點及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