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徐如宜
/ 報導
2021/
10/
03
13:00
愛河水色變不停!環保局推環教科普 學童測水質觀藻類
高雄愛河水色變化屢遭民眾質疑,高雄市環保局今天在愛河之心舉行「還河於民-愛河水生態保育環境教育」活動,也讓學生親自檢測水質。環保局表示,從水質檢測數據來看,110年1月至8月愛河全流域平均河川汙染指數(RPI)為4.52,相較於109年同時期整體改善率達9.1%,愛河整體水體已逐年改善。
高市府副祕書長王啟川表示,愛河是高雄市的驕傲,也是高雄人的母親河,長期見證著高雄市的繁榮與發展,沿岸約有50萬民眾居住。市府相關局處近年協力推動各項愛河水質改善作為,整體水質已有明顯改善。
環保局綜計科長陳高鳳表示,由於愛河感潮段受藻類好發生長時期影響,導致水色異常變化,常遭民眾誤解陳情水域汙染。但實際上愛河產生變色現象大多並非汙染造成,只是季節轉換過程因為天候、溫度及濕度的條件下,排入水中的營養鹽讓藻類有機會大量繁殖,並無毒性,只要冬季來臨就會自然消失,不會對民眾健康有所影響。今日透過環境教育活動體驗,讓民眾充分理解愛河環境與季節間的變化。
龍華國小學童與中油前鎮儲運所、中鋼、河堤、立德、龍華國小、鳳山北門等水巡守隊志工們,在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環境教育講師講解下,現場進行「愛河水質變變變」及「水巡禮」活動,了解愛河沿岸生態及藻類生長原因及水色變化成因。學生動手學習簡易式水質檢驗,正修科大超微量研究中心教師黃建二團隊將實驗室內顯微鏡引入教學,讓大小朋友使用顯微鏡近距離觀察藻類型體樣態,認識愛河水生態。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愛河為高雄重要親水水域,近期藻類繁殖常遭民眾誤解陳情水域汙染,希望透過環境教育活動,消除民眾認為愛河遭受汙染的疑慮;環保局會發展為環境教育題材,於各級學校進行教學,強化學生對愛河的認識,並長期監測愛河水質,若有不法排放水汙染情形,加強查緝嚴懲不貸。
矽品志工社關懷在地弱勢 愛加倍庇護工場獲50萬元認捐認購影/用藝術回饋台灣!日本多媒體藝術家大石曉規彩繪屏東車站行銷彰化埤頭辦童樂會 除良質米還有木棉花及自行車道彰化市向中央爭取10億 打造台鐵舊宿舍群成國際景點模範婆媳表揚會場做民調 三成曾接到詐騙電話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