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陳宛茜
/ 報導
2021/
08/
25
21:04
影/「布袋戲風物」台博館開幕 陳錫煌獻經典扮仙戲
國立台灣博物館大廳搭起布袋戲台,演出陳錫煌掌中劇團經典劇碼「扮仙」,由象徵福祿壽三仙的戲偶為觀眾獻上祝福。國寶藝師陳錫煌則在台下唱作俱佳地解說,表示看了這齣戲的觀眾會青春永駐,引爆熱烈掌聲。「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今天開幕,透過西田社捐贈的上百尊戲偶,訴說布袋戲在台灣發展兩百年的精彩故事。
2019年,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將收藏的三千件戲偶與文物捐贈予台博館,台博館用兩年時間整理研究,完成特展「布袋戲風物」。西田社董事長陳榮祥表示,私人收藏容易散失,此一捐贈鼓勵收藏家或基金會在適當時機,將值得台灣人永久收藏的文物捐贈給公立博物館。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台博館近年陸續接收西田社與台原偶戲館逾萬件戲偶與文物,成為戲偶及傳統藝術保存的重鎮。
此一特展展出近百件做工精巧的偶頭與偶人,包括古代的瘟神。展中有一尊一九六九年製作的特殊偶頭「三頭六臂」,扮演「封神演義」裡精通瘟疫法術的「瘟神」呂岳。該偶頭為泉州花園頭樣式,主頭口目可動。由於結構特殊,台博館以X射線攝影製作此偶頭的小型影片,讓民眾理解製偶工藝的巧思。
戲偶的製作、穿搭、收納處處是學問,傳說包覆偶頭除可保護偶頭,也可避免戲偶夜間作怪亂跑。展場以實景布置戲台前後場,讓觀眾了解戲台後的職人生活與禁忌,還呼應疫情為偶頭製作超迷你口罩,令人莞爾。
西田社是台灣第一個關懷布袋戲的民間團體,由楊維哲、陳金次、李鴻禧三位台大教授於1985年創立。展場展出西田社創社時花費百萬打造的戲台「西田社彩樓」,由台南師傅陳茂雄依照中國傳統建築比例,費時一年完成。台博館找來西田社捐贈的文生與台博館典藏的中髻旦結成「尪某(夫妻)對」,並立於彩樓迎賓,象徵兩批藏品帶來好戲登場。
影/星宇札幌返台班機傳空服員遭咬 「動口」旅客慘遭日本航警抬下機Tiffany大中華區限定版!粉色玫瑰金Knot鍊墜獻給媽媽音樂、藝術、社群潮流都有!Coachella是夢幻級的存在影/台鐵、高鐵駕艙加裝監視器 交長支持並加強和駕駛溝通影/向產業喊話 彭啓明:碳費是減碳趨勢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