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家扶親子創作力爆棚 「希望繪本」畫笑淚中的蛻變
家住雲林縣台西鄉的17歲阿中,原是沈默寡言的男孩,長年與印尼籍媽媽生活,但因媽媽身體不好,他常得幫忙顧店,重心全放家中,5年前雲林家扶中心台西希望教室成立,媽媽鼓勵阿中參加,現在他蛻變成獨當一面的烏克麗麗樂手與主唱。台西希望教室至今幫助30家庭,走出家門、增強自力能力,大家今年合力創作出一本「希望繪本」,今天正式發表,並計畫贈350本予縣內幼兒園、國小及各圖書館收藏。
阿中爸爸在他年幼時就因病過世,他長年與媽媽一起生活,後受到雲林家扶中心扶助,阿中因緣際會踏入台西希望教室學習烏克麗麗,本來肢體動作扭捏,說話也很小聲的他,越學越有興趣,現在不但能很有自信開口唱歌,也把烏克麗麗技巧練得純熟,時常挑戰艱難曲目。
小柏是準高二生,12歲時加入台西希望教室樂團,容易害羞的她,起初練習唱歌不僅唱的很小聲,也常低著頭或面無表情,到外地表演還得靠音響人員將聲音開到最大,才聽得見她的嗓音,經過多年調適,小柏也愛上表演,越唱越自在,同時擅長彈奏烏克麗麗、吉他,她也規畫大學將讀音樂科系,成為真正的音樂人。
台西希望教室駐站社工李欣薇說,台西希望教室緣起社區興力服務方案,提供海線家庭兒少培育、發展課輔班及晚餐供應等服務,並發展烏克麗麗才藝隊,及媽媽非洲鼓隊,用另一種形式鼓勵家扶親子接觸不同生活。
李欣薇說,受助家庭的孩子,以前遇到突發狀況發生,容易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處理,透過音樂帶給他們療癒及成長,進階到海邊、車站或街頭表演、累積經驗,最大的改變就是抗壓性提升,面對壓力來襲也能調適的很好。
雲林家扶中心主委陳燦勳今天帶著一本繪本送給縣長張麗善,陳燦勳說,這本繪本是家長和孩子歷經1825日子的點滴改變,以感性筆觸所創作的生活寫照,其中充滿無法言喻的笑和淚,日前更順利通過國家圖書館申請CIP(出版品預行編目),希望藉此鼓勵更多受助者敞開心房,迎向改變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