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宏 / 報導
2021/ 07/ 07 12:54

這種保育動物在上海越來越常見 引發民眾恐慌

多數人都聽過「一丘之貉」這句成語,但真正見過「貉」的人恐怕就不多。但近年來在上海,被大陸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貉卻頻繁現身,甚至傳出攻擊人和寵物的消息,讓一些上海民眾出門遛狗、散步時甚至會帶上棍子防身。

 

據解放日報旗下新媒體《上觀新聞》報導,上海市松江區一處社區居民日前投訴,「小區裡的貉開始撲咬寵物、攻擊居民了!」讓這個話題再度引發上海市民關注。

 

投訴民眾稱,6月某日清晨,他牽著兩隻法鬥在小區內散步,一隻貉突然從停在路邊的車底竄出並作勢攻擊,而且完全不怕人,貉最後還咬傷了法鬥的後腿。

 

在檢視過社區監視器畫面後,上海市林業總站野保科工作人員鄭運祥表示,初步判斷,可能是狗察覺到貉後趨前,使得母貉感到對幼貉有威脅而做出被動防禦。5到7月是母貉的哺乳期,這段時間母貉為保護幼崽,領地行為更強。

 

上觀新聞記者與野生動物保護專家,隨後也在小區內一處雨水溝中發現一個貉的巢穴。長期在上海各小區監測調查貉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趙倩倩目測,兩隻幼貉約1到2月齡。

 

報導稱,在上個月傳出法鬥遭貉攻擊的事件後,網路就開始出現一些關於貉的流言,如:「某小區數百隻流浪貓都被貉吃了」、「貉會傷害小孩子」等。

 

對此,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指出,松江該社區前述事件應是單一個案。「我們在上海對貉開展監測調查以來,100多個小區多年來未曾發生過一起貉主動攻擊人的事件。」

 

上海林業部門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至少有147個小區發現貉。據初步估算,上海全市各處分布的貉可能已經超過2,000隻。

 

一項最新調查結果則指出,松江、閔行、青浦三區已成為上海貉最多的地方。其中,松江是貉最常出沒的區域,越來越多小區已形成「人貉共存」的景象。

 

去年夏天,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就傳出有幾十隻貉在小區內出沒。該小區還因此申辦捕獵證,計畫將小區內的部分貉誘捕後野放,以「稀釋」小區貉的數量。

 

趙倩倩表示,調研發現,人為的無節制投餵,是導致小區內貉數量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些愛貓人士會定期在小區投放貓糧,原意是餵養流浪貓,「結果貓沒吃,都讓貉吃了」。

 

趙倩倩說,貉一年一胎可產五、六隻崽,在居民持續投餵下,幼貉不愁吃喝,存活率相當高。假設一個現存20多隻成年貉的小區,經過一年的繁殖,有可能就將種群數量增加到100隻以上。

陸衛生棉問題引集體恐慌 陸客赴日搶購商店被迫限購陸生團訪故宮 過百粉絲等馬龍喊:不要退休「等我長大要跟馬龍哥哥切磋球技」 小三生獲球拍簽名陸生團訪政大 搶合照、要簽名宛如馬龍粉絲見面會千人目睹!河南雜技演員繩斷墮地 妻子去年表演去世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