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捨高薪行醫梨山17年!熱血牙醫曝留下來的心酸理由
台中市梨山衛生所牙醫蔡榮發捨大醫院工作,服務梨山17年,建置衛生所牙醫門診、兩處巡迴醫療站,病歷人數激增七倍,今年9月屆齡退休的他,因為沒人接棒,決定留下來,繼續服務梨山民眾。
蔡榮發說,梨山因交通就醫不方便,發現有學童回家要坐流籠,牙痛只能一直忍,家長也很苦惱,沒辦法即刻帶孩子下山就醫,他屆齡退休,但想到沒有其他醫師願意接棒,剛好他符合衛福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鼓勵退休公費醫師繼續留任,因此留下來繼續服務。
蔡榮發說明,他原本在醫院工作,手下有四名醫師,最高記錄一個月1000人次,但忙碌的工作帶來腰椎、頸椎職業傷害,但退休又嫌太早,剛好台中市衛生局有一個公醫職缺,當時梨山沒有固定牙醫師駐診,由台中縣公會召集數名熱心牙醫師利用假日輪流上山義診,難以滿足需求,因此決定為偏鄉民眾服務。
蔡榮發回想,他剛到梨山衛生所報到時,從台中市區開車要從中投到南投草屯,走埔里經霧社到合歡山,再繞到梨山,梨山最初的就診人數每月不足百人,病歷用一個籃子都裝不滿。
蔡榮發說,2007年11月,他開始牙科巡迴醫療,進駐梨山國中小,利用學校樓梯下方的儲藏室充做巡迴醫療站,剛開始患者不多,「等學生下課」,後透過接手衛生所汰換下來的牙科治療椅,山上一早起來水很冷,學童沒有辦法好好刷牙,他邊治療邊衛教,先後建立梨山國中小、平等國小等兩處巡迴醫療站。
他指出,如今病歷櫃已擴充到四個大櫃,診療室也擴充為包括診療室、消毒室、病歷室、儲藏室,周一到周五共10個診次,含兩次夜診及三次巡診,已能滿足當地需求,就診人數從每月不足百人, 增加到每月約240人。
蔡榮發說,最令他開心的是,梨山居民可以即刻接受到牙醫的醫療服務,看到學童一口好牙,不用再牙痛一直忍,就很有成就感。最近他收到92歲楊姓病患送來的紅包,感謝他的診治,「擺脫3個月吃不好的黑暗、生活重見光明」,很感動,這就是他留下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