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井取水 竹科管理局長:會選最方便的取水點
旱象未解,經濟部長王美花提出科學園區可鑿井取水說法。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今天在新竹受訪說,密切與竹科聯繫,由園區做盤點與規畫,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也說,面對旱象要做最壞打算,園區鑿井會選擇方便的取水點,但需要時間作業、查看水源資料,也會有環評限制等,園區會依法行政處理。
賴建信今天早上到新竹客雅水資中心訪查察回收水及再生水取水演練,會前受訪提到,去年就展開一系列抗旱工作,由於距離枯水期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希望大家努力節水,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完成桃竹備援幹管供水、設置海水淡化廠等,都併入自來水系統供應,尤其桃竹幹管要增供,目標從每天20.5萬公噸提升到22萬公噸。
新竹市擁有產業龍頭新竹科學園區,園區內並無專管,主要靠新竹與寶山淨水場的管線供水,竹科用水受到各間關注,針對近日經濟部長提出的鑿井說,賴建信說,目前正密切與竹科建立相關平台,並分享相關資料,由園區進行盤點與關規畫作決定。
媒體提問,廠商擔心地質鬆軟?賴說,跟園區會有技術交流,目前園區正在盤點規畫也會考慮在內,從過去建置抗旱水井經驗來看,包括地下水充足、不會有地層下陷疑慮等,都要符合法規。
王永壯說,竹科每日用水15萬公噸,廠商已經努力節水,已比去年節省11%,「要做最壞打算與最壞準備」,由於政府積極部署與規畫等,強化南水北調等供水措施,目前看來「梅雨季之前應該可以撐過去」。至於許多大廠都在預約、調度水車,王也強調,每年無論水情乾旱或豐沛,各大廠都會先準備預約,並事先規畫取水作業。
針對近日討論熱烈的鑿井說,王永壯也說,公會有提出鑿井的建議,政府先前也做抗旱水井的規畫,「不是特別的題目」;媒體提問是否在園區內?王表示,園區當然會選擇最方便的取水點,不過鑿井需要時間,也會有環評法規限制、需要看水源資料等,針對各種取水可行性做最壞打算,也會提出看法,當然是要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