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再利用!桃園這裡的2期稻作喜悅收割
桃園今年水情不佳多處停灌,但這裡的2期稻作仍如期收割!桃園市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內有2公頃稻田,運用鄰近山區水源與雨水引水,並運用水撲滿與循環水系統灌溉,2期稻作用水無虞,近日進入收割期,金黃稻穗飽滿垂下,成為桃園近月難得一見的稻浪場景,園方今天起開放民眾體驗收割,大小朋友都玩得開心,享受農家田間樂趣。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今年才剛開園,雖改造前身為公墓,但據訪談當地耆老,大檜溪地區靠山且水源豐沛,早年曾是大片梯田,市府工務局以梯田為題打造特色公園,2公頃大梯田成為最好的戶外自然教室,1、2期稻作也在供水系統支持下,如期耕作收成。
園方指出,公園的梯田強調有機栽種,以人工方式一株一株插下秧苗後,僅加強巡視引水情形,以最自然方式讓稻田自由生長,田間若出現福壽螺也不刻意移除,因此稻田間常可見到蝸牛、青蛙、蝴蝶等動物穿梭其間,公園內也放養多隻白鵝與綠頭鴨。
今年遭逢56年來罕見大旱,桃竹苗2期稻作停灌,不過,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建置時在當地耆老居民帶領下,找到早年供應梯田的水源,並配置管線將水儲存在水撲滿,涓滴滋養梯田,也在梯田間設置滯洪池、生態池,透過收集地表逕流、抽取儲存高水位的地下水,「超前部署」的各項儲水灌溉系統派上用場,2期稻作完全不受水情影響。
除了儲存收集地表與地下水,園方也在梯田下方打造1座淨化池,運用圓洞過濾區、粗毛刷與細毛刷區、木炭區、分層過濾並淨化水質以循環利用,完全不用一滴自來水。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喜迎2期稻作豐收,園方今天起分梯次安排民眾體驗收割,不過,因為收成規模不大,碾米廠無法作業,稻穀擺久也會受潮,因此稻田收成並不會脫穀成白米,因此以體驗性質讓民眾參與,預計年底前陸續收割,明年元旦將辦焢窯活動。
市府工務局指出,2期稻作進入收割期,公園維運單位樂滿地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今天起展開為期1周的穗末豐收·割稻體驗活動,提供田邊導覽、教學人力割稻,希望讓更多民眾享受豐收喜悅,還可將收割下來的稻穗做成紀念品,活動可線上或網路報名,今天下午3點起還有音樂表演、蚊子電影院等系列活動,車輛可停放到大有國小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