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清大26名師生通過隔離 校方拍影片致敬醫護
國立清華大學上月中旬傳出26名同學及教授與一名確診個案密切接觸,經14天居家檢疫,這26人都已通過隔離期成功出關,且和他們一起修課的700多名學生,也解除預防性自我管理;對此,清大以師生攝一部影片,向醫護人員致敬,校方也宣布,109學年度所有實體、線上課程及學分班,都將提供全國醫護員工免費修讀。
清大校長賀陳弘指出,疫情爆發至今,醫護人員想必已筋疲力盡,因此,清大召集師生錄製短片,向醫護及防疫人員說聲「謝謝」、「您辛苦了」。
短片的最後,由校內多名行政主管及各學院院長們透過視訊的方式一同鼓掌,讓掌聲響起,將這份心意送達在每個位置奮戰的醫護人員。
清大教務長焦傳金指出,可免費修課的對象除全國醫療院所的醫護員工,還包括疫情指揮中心與各縣市衛生局處人員及新竹縣市的里長們。
焦傳金說,清大開設的課程多元豐富,每學期有2千多門,歡迎醫護人員從今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依各自的專業及興趣來選修。例如,醫學科學系將提供許多醫學及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課程,此外,還有10個學院的電腦程式、人工智慧、語文、管理、教育及包羅萬象的通識人文藝術課程,都很適合醫護人員選修。
醫學科學系主任陳令儀則推薦幾門適合醫護選修的課程,包括由醫科系與音樂系教授、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共同授課的音樂治療課程「生理量測與音樂健康照護」,可應用於早期療育和照護身心障礙族群、老年及重症患者、安寧照護等。從這門課可學到生理量測系統的穿戴式裝置研發、改善睡眠及耳鳴的音樂科技研發、安寧照護及腦傷後的語言治療等。
另外,「健康大數據」及「分子診斷」課程,前者是教授導入穿戴裝置、感測器、醫用物聯網等科技的大數據智慧醫療平台及遠距醫療,後者則整合基因檢測、液態切片、數位病理等分子診斷與醫療器材研究.都很適合醫護人員修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