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超 / 報導
2025/ 05/ 13 13:37

台首支「海域化學事故技術小組」成軍 最貴設備660萬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天宣布全台首支專責海域化學品事故應變隊伍「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正式成軍,這支技術小組由60人組成,配備價值660萬元的攜帶式氣相層析質譜儀等多種設備,象徵我國在海洋災害應變能量上邁出關鍵的一步。

 

海保署說,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由60人組成,包含3位技術專家、5位應變人員、13位取得HNS(海上危害性物質)指揮級訓練資格者,以及來自中央與地方、橫跨海委會、環境部、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等單位的39名海外受訓人員。未來將負責海域化學污染的即時偵測、快速處置及環境復原任務。

 

管碧玲說,兩年前帛琉籍貨輪「天使輪」在高雄外海沉沒,1300個貨櫃漂流,幸未載運化學品,未釀災害。「如果當時是化學品或毒品,後果難以想像,這讓我們意識到化學災害應變不能再空白。」她強調,台灣過去海洋災害防救多集中於油污染,雖已具成熟應變體系,但化學災害類型複雜、風險更高,亟需強化應對。

 

為提升應變能量,海委會過去3年持續選送人員赴法國、新加坡接受專業訓練,取得國際認證;環境部也在災害防救中心設立海洋化災專班,培訓指揮級幹部。此次小組的成立,即為跨部門整合與長期培訓成果的具體展現。

 

管碧玲說,技術小組能在災害初期迅速啟動、明確分工,即時應變並協助環境復原,是台灣提升海洋韌性的核心行動。每位成員都經專業訓練,熟悉任務流程,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效能。

 

此次儀式也同步展示應變裝備,包括氣體偵測器、紅外線熱像儀、氣相層析質譜儀與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設備價格從2萬元到660萬元不等,兼顧快速篩檢與精密分析,強化對未知物質的辨識與應對能力。另搭配自給式空氣呼吸器與化學防護衣,確保前線人員在高風險環境中安全執行任務。

 

海委會指出,配合技術小組成軍,已同步修訂「重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建構預防、整備、應變與復原四階段標準作業流程,並強化中央與地方、跨部會聯防機制。

影/男打桌球突OHCA獲救回 新竹消防尋人…神秘光頭男現身了高雄瘋狂男仿「鐵達尼」張開雙臂姿勢騎車 罰單數不完影/遊覽車底漏油害騎士摔傷 台中大雅警方最高罰3600元影/逢甲大學倒樹壓死碩一生 檢與專家重回現場查腐朽樹根…影/酒香四溢..聯結車貨櫃沒關好 轉彎散落50幾箱啤酒全破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