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府城吳萬春香鋪傳人應邀教在地宮廟製香 感慨「好香」今非昔比
台南仁德區公所攜手牛稠仔保華宮推廣「香藝文化」,今天邀請府城「吳萬春香鋪」第四代傳人、「百年傳承香舖」負責人吳宜勉教導10多家在地宮廟人士如何使用良好的天然材料手工製香。
「燒好香」是中華文化傳統台灣民間說法,但看在台南府城百年製香舖傳人眼裡,卻是語帶「無奈地悲哀感慨」。
他說,「好香」的定義,古早時期要講究原料成分、外型、氣味;而現在的「好香」的定義已經減低到「只要原料是天然的」都是好香。因為現在大家買得到拜拜的香,很可能八九成以上都是化學原料製成的。
吳宜勉長年致力香品工藝文化推廣。今天講座從文化、工藝與香氛的角度,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香品的歷史與製程,讓學員手作體驗塔香、臥香、香牌、盤香等香品,體會傳統手工香的價值,並安排香品展示區 ,提升大眾對香藝文化的素養。
牛稠仔保華宮表示,活動不僅教授香品選擇與使用技巧,也探討如何在宗教儀式中融入環保理念,減少劣質香品焚燒所帶來的空氣污染。香品是人與神明溝通的媒介,承載人心中祈願,提倡「拜拜點好香」,讓每位信徒在沐浴神恩也享受香氛環保,並讓香藝文化得以代代相傳,發揮應有的價值。
仁德區長黃素美表示,為落實宗廟優質化, 轄內廟宇包括保華宮、明直宮、清寧太子宮、清寧宮、清寧代天府、玉虛太子宮、武德宮、清王宮、車路墘保安宮、中洲保生宮、大甲慈濟宮等以及民意代表等貴賓都熱情參與,顯示地方政府與宗教團體對宮廟環保的重視。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寺廟加入響應,減少焚香對空氣品質的汙染,為廟宇從業人員與信眾提供更健康的場域,也共同推動宗廟優質化,守護台南的宗教文化與宜居環境。
區公所表示,為推動宮廟「環保優質化」,聯合牛稠仔保華宮在成功里活動中心舉辦「香藝文化講座暨體驗課程」,邀請宮廟代表與地方仕紳參與,提升大眾對香藝文化的認識,期盼透過活動推廣「拜拜點好香」,定神安心,為宗教文化與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