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C
23°C
地區
游振昇 / 報導
2025/ 01/ 20 09:57

影/台灣幼童肌力低於荷蘭 學者:做家事是最好訓練

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大四學生研究學前幼兒功能性肌⼒表現,發現台灣5至6歲幼童的8項功能性肌肉力量上的表現,顯著低於荷蘭同齡幼兒。

 

 

 

幼保系助理教授許紋華分析,台灣家長太寵寶貝幼童,上學幫忙背書包、提餐袋,在家不讓他們學習做家事有關。台灣義務教育從6歲開始,荷蘭從5歲到16歲都是免學費的義務教育,該國兒童快樂指數全球第一。而世界各國對幼童肌力研究,以荷蘭成果較成熟且有標準作業,值得參考學習。

 

物理治療系副教授黃維彬與許紋華,共同指導幼保系大四學生呂瑜軒、林佳霓、劉懿恩、龔詩晴、賴汶翎研究的專題「學前幼兒功能性肌⼒表現:以中部三所幼兒園為例」,獲得這學期全校多元專題製作計畫競賽簡報組跨域專題第一名。

 

學生指出,國內幼兒園推動每天應有30分鐘進⾏出汗性⼤肌⾁活動,卻較少有研究調查其肌⼒表現的成效;國內尚未建⽴幼兒肌⼒表現的常模,兩位指導老師建議下,使用發展相當成熟的荷蘭功能性肌⾁⼒量常模,到中部三所幼兒園,為105名幼童進行功能性肌⼒測量,希望建⽴功能性肌⾁⼒量標準化測量步驟,提供幼兒園教師運⽤。

 

功能性肌⼒測量8大項目為上⼿投擲、下⼿投擲、胸前投擲、⽴定跳遠、坐站30 秒次數、舉放箱⼦、橫向上下、樓梯測試。

 

學生們分享說,在幼兒園老師協助下,為幼童測量最困難的是舉放箱⼦、橫向上下這兩個項目,舉放箱⼦測量時,幼童要把裝有3公斤重沙袋箱子,舉放到⽊箱頂部,多數小朋友顯得比較吃力;橫向上下測量時,幼童要在樓梯與地⾯重複來回上下,並在30秒內完成,並計算次數,因幼童常出現動作不正確,需要重複測量。

 

學生呂瑜軒、賴汶翎表示,將台灣中部105名幼童⼋⼤測量項⽬測量結果與荷蘭常模⽐較,發現台灣5歲幼兒在所有8項功能性肌肉力量上的表現,顯著低於荷蘭同齡幼兒,差距最⼤的是胸前投擲和舉放箱⼦。

 

到6歲,台灣幼兒在下手投擲和⽴定跳遠上略優於荷蘭,但在其他指標仍明顯落後,如上⼿投擲、胸前投擲,分別只有荷蘭的62.42%和78.50%。整體⽽⾔,台灣幼兒在功能性肌肉力量上的表現普遍低於荷蘭,尤其在肌耐⼒和全⾝協調能⼒⽅⾯存在明顯差距,值得進⼀步研究探討如何改善。

 

許紋華分析指出,台灣幼童胸前投擲、舉放箱⼦、上⼿投擲肌力低於荷蘭同齡幼童,和台灣家長較少讓幼童做家事、提東西或重物有闗,改善肌力可以從在家訓練孩子做家事開始,像洗衣服提洗衣籃、拖地提水桶都可以提升肌力,過年前要大掃除,是開始訓練的最好時機;另外上學時,阿公、阿嬤或父母總是幫忙背書包、提餐袋,應該讓幼童自己背、自己提,訓練幼童肌力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正心教師張寶元球場OHCA學生成功救 今重返校園溫馨感恩奪機器人世界總決賽冠軍 中市溪南國中代表隊校門前受盛大歡迎影/不忍見海龜鼻插吸管 中山工商研發兩棲清道夫機器奪金推廣性平教育!建中、中山女高共演「玫瑰少年」 17校樂儀旗舞亮相影/北市樂儀旗舞表演 景美女中儀隊驚艷全場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