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C
16°C
地區
謝守真 / 報導
2024/ 09/ 29 11:02

維多利亞港驚現水龍捲 香港天文台:65年來首見

香港維多利亞港內海面28日午間12時30分左右突然出現「水龍捲」。由於水龍捲水柱巨大把海天相連,並於香港九龍對開海面移動,在靠近紅磡大環山泳池岸邊後逐漸消散,吸引不少香港民眾紀錄特別的畫面上傳社群平台。香港天文台稱,這是自1959年有紀錄來,首次在維多利亞港內發現水龍捲。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8日在街上和家中目睹奇景的香港民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難得一見的場景,社群平台湧現不同角度拍攝的水龍捲樣貌。從微博上的影片可見,水龍捲在紅磡海名軒對面海面逐漸形成,起初海水水面不斷打圈,隨後越轉越快,並向上提升,自然形成水龍捲。一路從香港九龍蜿蜒至紅磡大環沿岸,然後逐漸消散,歷時約兩分鐘左右。

 

由於水龍捲在紅磡大環山游泳池、紅磡碼頭等位置「登陸」散去,帶來猛烈陣風及海水,一名住在紅磡的民眾說,當時維港天色突變昏暗,海面出現漩渦,「過一陣子,大概幾十秒,就見到有條很小的水龍捲捲上天,然後愈來愈粗並向岸邊捲,最後看到連岸邊的椅子都被捲起,會有點擔心(水龍捲)吹上岸邊,因為都是行人區域,如果有人在那裡有可能會受傷。」

 

網路媒體《香港01》引述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韓啟光指,受高空擾動的影響,香港28日天氣不穩定,有些較顯著的驟雨及雷暴,午後開始影響香港。香港當日正午前後雨勢集中在港島東與九龍東,部份地區有超過30毫米雨量紀錄。

 

韓啟光說,隨著發展,天文台於12時30分左右接到市民報告指維多利亞港水龍捲出現。同時,天文台也拍攝到水龍捲,經核實後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這是天文台自1959年以來,首次接獲在維多利亞港內有水龍捲報告。」

 

韓啟光續指,一般而言水龍捲或龍捲風有時伴隨著有組織的雷雨雲出現。當天氣不穩定,有其他有利條件配合,雷雨雲內的旋轉氣流有機會向下伸展。如接觸不到地面是為漏斗雲;接觸到陸地則叫龍捲風,而接觸到水面就叫水龍捲。

 

此外,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稱,此次水龍捲在近岸位置出現純粹巧合,呼籲觀賞水龍捲時要小心勿忽視其威力,「早些年在澳門附近出現的水龍捲,風速高達時速100公里」,若這麼不幸在海面上遇到此強度的水龍捲,隨時可能會造成翻船和傷亡。他提醒,在發生當下,如有商場、有室內地方是最好的。

 

香港天文台資料顯示,香港水龍捲於5月至10月期間的雨季最為常見。

影/共軍演練摧毀永安接收站 軍事結界?國防部:假訊息陸軍事專家:共軍航艦 可阻斷台灣能源資源進口「生命線」央視直播共軍演練遠火催毀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共軍稱演練「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模擬對重要港口精確打擊「海峽雷霆-2025A」演練 陸專家:圍困「台獨」分裂勢力紮得緊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