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士鋒 / 報導
2024/ 06/ 26 16:38

回應陸「懲獨」意見 海基會副董羅文嘉:雖不具管轄權但小心為上

大陸方面6月21日公布22條「懲治台獨意見」,引起兩岸關係的擔憂,而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認為,大陸雖然不對台灣具有管轄權,但還是「小心為上」,也呼籲大陸盡量避免用這種威脅恐嚇方式對台灣社會。

 

海基會26日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由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親自主持,副秘書長蔡孟君也到場陪同。就大陸懲獨22條意見,羅文嘉表示,海基會立場與總統府、陸委會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們不具司法管轄權,它任何法律規範,對國人沒有約束力」。

 

他並指出,海基會畢竟在交流第一線,有兩點可以做補充,第一是希望兩岸能夠透過正常的交流,健康有序的對話來解決雙方的歧異、促進理解,這是海基會的工作的方向跟目標,但是羅文嘉提到,如果類似22條意見,這種方式是一種威脅恐嚇,「對於兩岸正常交流正向交流,基本上不僅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會有傷害」。

 

他認為,在海基會立場,在交流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國人要赴大陸,不管是念書、經商或是旅遊,在交流的軌道上這些事情每天都在進行,「而且在我們期盼中是希望它越來越熱烈,越來越正向」,但面對22條意見,「我們要提醒國人還是要小心為上,雖然不具司法管轄權,但是它其中有幾個意見其實充滿不確定性」。

 

他歷數大陸國安相關法規指出,包括去年7月1號實施「反間諜法」、加上「對外關係法」、「愛國主義教育法」、「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6月21日的「22條意見」,還有7月馬上要來臨的「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他特別提到7月兩個規定,「可以隨時檢查任何人的電子設備,所以電子設備包含你的手機、電腦,這些在相關規定裡頭,他檢查出來所的資料都可以作為所謂刑事犯罪的證據」。

 

羅文嘉透露,在過去幾年確實出現,已經到目前為止有7件我方的國人,因為國安相關法規遭到中國大陸國安部門或司法部門留置、收押、判決、服刑等。

 

他再度指出,「22條意見」裡頭有無限期追溯、終身追溯、可以發佈全球的通緝甚至逮捕,「這些你不知道,在正常的民主國家可能都不會配合,但是這些事情都是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他再度呼籲希望兩岸能夠朝正向的交流,「通過交流對話,來化解不同、尋找相同」,儘量避免用這樣的威脅恐嚇的方式,「這對台灣社會只會產生反作用力,而不會有正向的作用」。

影/赴陸旅遊警示提升至"橙色" 陸委會:非必要避免進入南韓鋰電池廠大火恐怖畫面曝光 23歲黑龍江孝子葬身火海北京女子不讓座遭老人襲擊 北京警方稱65歲男子被行拘陸近三分之一機場為軍民合用 起降時拍攝恐觸國安法王金平登陸!現身昆山媽祖活動 與江蘇台辦主任同框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