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緬懷一代國士俞大維 紀念會上追憶他的傳奇人生
30年前的今天「一代國士」俞大維逝世,一群他過往的門生故舊、文史工作者今天齊聚俞大維紀念館前舉辦紀念會, 俞大維的姪子俞啟木、俞啟平也跨海參與,分享伯父過往的點滴,最感人的是俞大維「陣前助產」的小金門女娃洪國珍現身追思「俞公公」,讓人感受到超有溫度的俞大維。
陪伴俞大維最後5年的洪國珍說,民國52年10月31日,俞大維到小金門慰問官兵時,得知有婦人難產3天,他立即召集軍醫協助,官兵輸了大量鮮血,後來剖腹產讓母子均安,之後俞大維經常都會寄新衣給她,直到俞54年卸任國防部長,洪家才與俞失去聯絡。
「我到24歲才第一次看到部長」,洪國珍回憶,後來跟俞公公同住時,發現他一點官架子都沒有,從沒有發火或說過重話,甚至跟她提議,要她每週寫篇英文作文,他會幫忙改;她說,俞大維的英德語都相當流利,學識淵博,她對他的感情很深厚,此次是「懷著感恩的心情來緬懷他,也滿懷感傷」,洪國珍說,相見恨晚,太晚認識他,不然可以學到更多。
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理事長莊威提到,俞在民國17年開始投入國政,40多年軍政履歷,參與所有中華民國存亡關鍵時刻,從抗戰前的兵工建設,建立研發體系與人才培力,兵工廠大西遷,至戰後百廢待舉的交通事業重建;到國共戰爭退無可退之際至冷戰期間,向美國爭取軍經援助;及後來第一位文人任職國防部長,愛兵如子,克盡職守11年,是歷來任期最長;在歷次台海戰役中身先士卒,更在八二三炮戰戰役中運籌帷幄、謀定有功。
俞常對部屬說,「我在辦公室是坐立不安的,要到前線去瞭解一些實際問題。前線就是我最好的辦公室。」,平均每兩週去一次外島,十年任期有紀錄約200餘次,因頻繁視察前線,有「前線部長」、「俞大膽」之稱。
俞大維的姪女俞啟木、姪子俞啟平也跨海參與,俞啟木說,823砲戰當天,她本來要去找伯父,結果副官交代她回去等,沒想到等來的卻是伯父受傷,頭上包著紗布,那個畫面在她心中永遠烙印著。
活動上,表演者馬麗英以月琴彈唱俞大維事蹟,包括學貫中西允文允武「半生書生,半生行伍」;「經文緯武奇男子,特立獨行大丈夫」;先生嗜書如命,終其一生,無留財產,僅有書籍;俞有無數勳章,卻只戴小小的「負傷榮譽紀念章」(八二三炮戰負傷),他說:「凡是士兵得不到的勳章,我就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