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C
16°C
地區
蔡維斌 / 報導
2023/ 07/ 06 15:59

北港溪出海口「養殖黑戶」將獲正名 河川局協助申請養殖許可證

雲林縣、嘉義縣交界的北港溪出海口行水區,數十年來有許多漁民從事養殖,卻因位於行水區一直無法獲得養殖登記證,被視為非法養殖,經立委蘇治芬、蔡易餘聯合爭取,水利署在兼顧溪流安全下,同意輔導申請養殖許可,使數十年來「養殖黑戶」將獲得正名,可獲各種保障,今天兩立委召開說明會,業者感謝終可獲得合法養殖。

 

位於北港溪松山大橋以西出海口段南、北兩側河床區,含蓋嘉義縣六腳、東石及雲林口湖、水林等鄉鎮,經第5河川局初步完成調查,全長約1公里750公頃,魚塭主要分布在雲林和嘉義3個區塊共約127公頃,其中符合申請合法條件約占9成112多公頃。

 

五河局長吳明華表示,行水區魚塭原規定距堤防80公尺、橋樑500公尺禁設魚塭,因國內行水區闢築魚塭情況普遍,經修法法後102年以前的舊魚塭不在此限,距離堤防只需20公尺即可,所以未來會協助業者申請合法養殖許可,且經兩立委爭取,包含水理分析和管理技術簽證等繁瑣手續,將由河川局代為辦理。

 

吳明華指出,河川局預定明年3月完成調查規畫,未來將依未登錄地、國有地、私有地符合法規的魚塭,協助申辦各種手續,國有地則也由國有財產署放租,再向水資源局和縣政府申請合法養殖許可。

 

林姓養殖業者等多人說,他們許多私有的魚塭原都在堤防外,係因堤線外移約百公尺,使他們魚塭變成在行水區內,世代漁養均無法取得養殖登記,既無法申請用電,每遇風災洪水沖毀還得偷偷修復魚塭像是「偷養的」,有的占墾公地的業者還屢遭控告,苦不堪言,感謝讓他們擺脫數十年來「養殖黑戶」之苦。

 

立委蘇治芬、蔡易餘說,行水區改變造成私有魚塭變成非法養殖,對世代開墾經營的業者而言實不公平,如今得以正名,不僅可申請合法用電、水權,一旦遭受天災洪氾也可獲得補助復耕,甚至可參加農漁保,擁有更多保障,未來包括八掌溪等河川也將依法比照辦理。

影/彰化火雞肉飯小吃店暗夜火警 一樓燒光基隆童話藝術節開幕 5千學生「鈴聽雨」裝置藝術展創意影/兒童節免費吃冰淇淋 小朋友超HIGH 明天還有一場影/瓊林蔡氏宗親清明祭祖 軍營掃墓成金門特有景象影/中橫便道下午落石坍方 明早路巡再開放班次通車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