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煌 / 報導
2023/ 06/ 30 12:55

影/海底大驚奇遇活體罕見2米地震魚 海科館:太珍貴

東北角海域海底生態豐富,近日讓潛友大驚奇,因為有潛水教練拍到難得一見活生生的石川氏粗鰭魚,跟皇帶魚一樣俗稱「地震魚」。國立海科館陳麗淑博士說,能拍到活體真的珍貴罕見,網路上查到目前韓國、日本海域也拍到過,但台灣這隻最大,牠身上有兩個洞,研判是達摩鯊咬的。

 

海科館說,地震魚是深海魚,主特徵為身體扁平延長而呈帶狀,通常都是擱淺死亡時被發現,也常被認為出現可能和地震有關,很少有在海裡悠遊的影像被拍到,這影片相當的珍貴。東北角海域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這次潛友除拍到地震魚,還有海龜、燕魟等都相當珍貴。

 

拍到畫面的潛水教練汪承儒說,當時他們潛水是出去看沉船,在淺灘時他遠遠看到一隻很大的魚,一開始以為是大的白帶魚,因為一樣是直直的在游,等到靠近時才猛然大驚「好大的一隻地震魚,大家都很開心,看到活生生的地震魚」。

 

汪承儒表示,他潛水十多年,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過,目測約兩公尺長,相遇的時間約有10分鐘,以前只見過照片,他認為可能是被鯊魚咬了之後受傷,有可能想到岸邊產卵。

 

汪承儒說,東北魚海域海底下的生態一直都很豐富,因為保育及漁民少了流刺網,現在魚群增加很多,生態越來越好。

 

國立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潛友拍到的是石川氏粗鰭魚,可生活在海底1200公尺深的地方,屬深海魚。因為深海魚要看到活體非常不容易,潛友拍到的地方,是在岸潛出去,在近岸不遠處就拍到,真的是非常難得。

 

陳麗淑表示,根據目前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韓國、日本海域都有拍到過,但韓日拍的都是比較小的,基隆拍到這隻應是最大的。牠身上還有兩個洞,研判是達摩鯊咬的洞。

 

陳麗淑說,海科館也有收藏石川氏粗鰭魚這種魚的標本,要看到活體相當困難,這次潛友拍的影片非常珍貴。(影片由東北角海王子汪承儒提供)

影/出席王建煊夫婦60周年鑽石婚公益活動 韓國瑜感佩將心動化為行動影/民團盼速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 建立防範機制影/為永續環境盡力 聯合報獲頒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獎影/副總統蕭美琴為文化奧運代表團綬帶 盼讓世界看見台灣影/開放印度移工 何佩珊:初期不超過千人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