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江良誠
/ 報導
2023/
04/
22
20:19
影/高山症多危險 醫師:有這些症狀24小時就會致命
雪山翠池山屋和能高安東軍縱走山域事故,造成2死1失蹤,都和高山症有關。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說,高山症是指人體在高海拔所引發症狀,最常見是氣壓低造成頭痛、噁心嘔吐,但嚴重時會引發腦水腫、肺水腫,未獲得迅速治療,並往山下撤退,都有致命風險。
為了改善高山醫療,竹山秀傳醫院成立玉山醫療隊,長期在排雲山莊駐點,提供山友醫療服務。除了摔倒、骨折等外傷,最常見的就是高山症,根據醫療隊統計,將近59%的高山症患者有頭痛症狀,部分也會出現腸胃道症狀。
莊碧焜說,輕微的高山症患者,經醫師檢查與給予症狀治療,都能舒緩症狀,但嚴重的高山症,需要用攜帶型加壓艙救治,提升患者周遭氣壓,降低症狀後,盡速送下山。
高海拔環境對體力、適應力都是挑戰,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高山症,但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絞痛、鐮刀形貧血、肺功能不良者,危險性較高。
竹山秀傳急診室主任洪順世說,在排雲山莊最常見的高山症,大多是山友從平地馬不停蹄趕到排雲山莊,加上前一夜睡眠差引起。因此,漸進式登山很重要,先在1、2千公尺山區待一天,再到3千公尺高山,可大幅減少高山症發生,或是登山前向醫師諮詢,提前「丹木斯」等藥物,也有預防效果。
遇到高山症時,輕微的頭痛、噁心可透過給氧、休息緩解。但出現步態不穩,是腦水腫最常見的症狀;如果會喘、痰中含血絲,則是肺水腫,腦水腫和肺水腫就需要妥善治療並迅速降低海拔高度,持續惡化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
南投林管處也表示,實務上高山症發作時,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下山,盡快移動到低海拔的地方,讓症狀減輕。
陳姓資深山友也說,預防高山症除了藥物,心態也很重要,遇到惡劣氣候或身體狀況不佳,就不要勉強登山,一旦失溫、受傷甚至迷路慌亂,身心狀態都可能急遽惡化導致高山症發作,讓自己陷入險地。
阿里山電線掉落影響交通 竟是猴子頑皮拉電線惹禍還癱軟掉水溝影/星宇航空SAF航班首航 邁向2050淨零排碳目標影/對流旺盛 合歡山天空猛掉冰珠 下起冰雹雨影/兒童乘車死傷年增 民團呼籲安全座椅標準接軌國際豪華陣容!Kendrick Lamar、小松菜奈合演香奈兒廣告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