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村「3刷狒狒」仍難清點 專家勘查園區後建議AI辨識
農委會林務局今天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專家學者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進行狒狒飼養場域勘查,外界質疑可能有更多狒狒未被清點到,以及六福村如何精準的掌握狒狒數量。對此,具動物影像辨識專業的農業科技研究院所長陳正文建議可用空拍影像或紅外線攝影機建立可用的AI辨識模型,但最快仍需幾個月才能完成。
六福村日前曾為了確認園區狒狒沒有走失,曾兩度清點園區狒狒,卻發現比原先通報數量還多1隻,後來第三次清點出動空拍機,沒想到發生墜機事故,只能將清點任務延期。為了解決六福村清點的難題,農委會今天也邀請陳正文勘查六福村,並給予相關建議。
陳正文指出,清點動物數量不是容易的事情,大致可用三種模式,第一、根據動物不同的類型,例如魚苗就只能估算,族群很多的大多只能抽樣。其次,在動物身上做永久性記號或打晶片追蹤,就能準確清點,但是如果要每一隻都打上晶片,園方不可能每天都去抓狒狒來掃晶片,更難以把動物們都趕到同一區來清點,要在狒狒身上做記號,人要能接觸狒狒,可能也不太容易。
他建議,若可用攝影機來拍所有狒狒影像,救有機會用AI的技術來作計算,他曾經在農委會的計畫支持下,與國家高速網路計算中心合作,建立豬隻AI清點模型,也能準確的清點豬隻,但前提是,要能拍到所有的動物,如果攝影機拍不到,那就算不到,重點仍是影像的取得。
「獲得影像是最困難的。」陳正文解釋,狒狒園區場域大,若在中間架設攝影機,可能會遭受狒狒破壞,以及也要考慮攝影機解析度等,園方若能建立機制來取得影響,讓機器來幫助人一起計算,會是最好的方式。
媒體詢問這樣計算的準確度?陳正文回應,要看一開始標註狒狒的位置與形狀樣態,取得影響之後,透過野生動物專家、獸醫、動物園專家標示狒狒位置,經過機器的學習之後,就有能力可以來辨識。若園方有好的策略來拍到狒狒,可以加速後方的進度,但最快仍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