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煌 / 報導
2023/ 03/ 30 08:13

基隆嶼海漂垃圾嚴重 海大生清出大量寶特瓶如「聯合國」

有「台灣龍珠」美稱的基隆嶼4月1日開放登島,但在東北季風吹拂與洋流引動下,海漂垃圾隨海浪漂流堆積岸際,以保麗龍、廢棄浮球、寶特瓶為大宗。海大學生昨天上島清除,1小時就撿到715個來自大陸、日本和台灣各國的寶特瓶,累積數量相當可觀。

 

昨天基隆嶼淨灘活動由副校長莊季高與海洋觀光管理學系老師王彙喬帶領,與基隆市政府、鳳凰旅行社與玉龍8號娛樂漁船共同辦理,實際乘船登基隆嶼進行海洋教育,透過淨灘學習分類紀錄,為海大周遭的海洋環境及生態善盡社會責任。

 

基隆嶼自108年重新開放後,每年都有5萬人次以上觀光客登島體驗,因天候影響,每年11月至翌年的3月底封島,期間在東北季風吹拂與洋流引動之下,人為垃圾隨海浪漂流至此,累積數量相當可觀的海漂垃圾。

 

隨船繞島時發現岸際沿線堆積大量海漂垃圾,綿延一整排,大大小小保麗龍、廢棄浮球、寶特瓶等為大宗,有的位置懸在海岸邊,有危險性,清除困難。昨天上午在岸際的淨灘活動,一共清理出的垃圾種類分別為垃圾48.1公斤、保麗龍24.3公斤、大型廢棄浮球2顆及寶特瓶715個。

 

「這次撿好多寶特瓶,台灣、大陸、日本瓶子的標籤都有,好像聯合國的海廢俱樂部」,一名撿拾的學生說。

 

海大表示,淨灘可以提升學生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也讓學生了解北部海域的生態、資源與地理結構,讓學生瞭解觀光與環境教育結合的產業現況,產學對接更有利基隆海洋觀光產業發展。

 

副校長莊季高表示,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為國際共同議題,海洋廢棄物問題在國際會議上引發熱議,海委會也推動的「向海致敬」等國家政策。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說,透過實際參與淨灘活動,深刻感受到海漂垃圾對基隆嶼觀光的影響,市府將採用科學調查方式持續監測基隆嶼的海漂垃圾。

基隆暖暖親水季今起噴水到8月31日 大小朋友衝水幕消暑影/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啟動 傳統創新翻轉廟宇文化新型態影/炎炎夏日戲水遇危險如何自救 專業教練示範真簡單彰化社頭獨角仙季今開幕 參山風管處宣布明年由點而線舉辦「一粒」推廣水域安全 陳其邁請她吃霜淇淋!粉絲暴動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