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采瀅 / 報導
2022/ 12/ 06 12:40

影/科博館挖出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 距今8萬5千年

台灣地質年輕,鮮少發現完整大型脊椎動物化石,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Anneke van Heteren博士及國內多所院校學生合作下有「鯨奇發現」,今年於屏東縣恆春鎮頭溝發掘出一具距今約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是目前台灣發現最大、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有助於了解從古至今台灣的生態環境變化。

 

楊子睿說,台灣位處板塊邊界,地殼抬升迅速,且沉積速率極快,在時空環境配合下,有機會完美保存大型生物標本。恆春鯨魚谷地質環境看來像是潟湖,屬於鯨豚喜愛的棲地類型;而台灣以南與菲律賓北邊的熱帶海域,數十年前仍有商業捕鯨作業,顯示這塊海域很可能是鯨豚重要覓食區或繁殖場。以此推論,或許這代表過去10萬年以來,台灣南部一直是大型鯨類的活動場域。

 

楊子睿分享這次挖掘發現歷程,一開始是化石愛好者Youtuber「方塊酥」(周文博)與化石蒐藏家張玉穆在屏東恆春頭溝發現鯨魚骨骼殘骸,他接獲消息後實地考察,團隊在其間赫然發現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發現地底應有大量骨骼密集埋藏。

 

楊子睿博士團隊隨即整合科博館地質學組、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全台6所大學、1所高中共22名學生及民間古生物修復團隊加入,經超過90天密集挖掘,終於在10月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從燠熱潮濕的泥地中重見天日。

 

科博館生物學組姚秋如投身鯨豚研究多年,她說,此具鯨魚化石標本全長逾15公尺,肩胛骨、上下顎骨、連續出現的尾椎皆保存極佳;頭骨雖僅保存後側,但仍算完整。藉由化石形態初步推測,這具鯨魚化石可能是距今約8萬5千年的鬚鯨化石,不過尚需進一步清修才能得知更準確的物種訊息。參考現生資料,多種鬚鯨科大型種類曾在台灣沿海有擱淺紀錄,可做為比對參考依據。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說,目前珍貴的鯨魚骨骼化石已安全運回館內,對於後續研究充滿期待,這對台灣過去地質史及海洋研究意義重大。

影/周五雨最大!兩波鋒面接力 中南部是熱區影/「不倒翁船」翻覆自動扶正 浪大也不怕!好想給牠們撐傘...黑冠麻鷺親鳥大雨中護雛 大榕樹上演出親情劇影/龍德造船「自動扶正船」翻轉360度? 專家曝盲點釋疑FERRAGAMO經典VARA再進化!芭蕾舞鞋加蝴蝶結超美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