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千歲米 傳承嵩山百年梯田美景
嵩山百年梯田是全台唯一使用陽明山火山岩砌成的石砌梯田。百年前居民以陽明山的火山岩,用「三角鼎立法」堆砌成為田埂的邊坡石墻纍疊層層交錯,依地形蜿蜒走疊在山坡間,畫出錯落有致的美麗幾何圖案。部分的石砌田埂成了田間小徑,在梯田間曲折而行別具美感。
早年嵩山梯田曾是台灣重要的米倉之一,梯田面積達43餘公頃。農村人口老化、人口外流,導致梯田逐漸被棄耕。在2014年為傳承百年石砌的梯田,嵩山社區發展協會向新北市農業局的提出農村再生計畫而重生,成為新北市第七個完成農村再生的社區。社區協會開始對梯田石砌的田梗與坡坎進行修復,引水、蓄水梯田復耕,舉辦活動讓遊客下田育苗、插秧、挲草及手割稻、打榖等農事體驗。再結合環境復育、觀光導覽,與企業團體學校合作,行銷梯田美景。藉由梯田復耕,傳承早年耕作農村生活,也保護了石砌的梯田得以流傳。
耕種的農法上也不再使用「慣行農法」,推廣有機耕作復育生態的「友善農法」,也改善了生態環境,梯田裡生態重生,虎皮蛙、澤蛙、黃星鳳蝶、田螺及螢火蟲都回來了,也由此逐步推出農村的套裝體驗行程,來維繫百年梯田的美景。
休耕許久的梯田,透過此次再生計畫,復耕約10公頃,只種植一期稻作,每年約3~8月,隨著稻米的成長,梯田呈現不同的稻田風貌。米種則引進了日本越光米與黑米品種種植。其中黑米種植面積約5公頃,是目前主推的農產品。當年參與復耕稻米的12位農民的年齡,加起來逾千歲,所以種植出的稻米又稱「千歲米」。社區便以「千歲米」來行銷,為百年梯田注入永續的生機。
今年的祖孫節(8/20)當天,新北市社會局舉辦一場家庭志工「百年梯田『稻』此一遊」活動,有30位家庭志工前往石門嵩山社區發展協會,參訪百年梯田並在老農夫的教導下,下田體驗手割稻和傳統打榖機打榖的割稻活,了解稻米收割的過程。
值得一提在嵩山百年梯田半山腰附近的大岩石,曾經發生一起「尖山湖空難事件」。在日治時代 1937年11月26日,一架隸屬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的「九六式轟炸機」前往中國作戰,在到達漢口上空時,因雲層密佈,視線不佳而折返,途經石門鄉尖山湖,不慎撞山墜毀,機上七位官士兵全部罹難。救難後,日人在失事地點種植了櫻花做為紀念。每年櫻化盛開時,在翠綠的山腰就清楚的粉紅色櫻花標示出位置來。據當地耆老表示,日人後代曾來參拜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