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母親之河東螺溪斥資7億整治 打造觀光亮點
彰化縣政府啟動東螺溪水環境改善計畫,彰化縣長王惠美說,東螺溪是南彰化的母親之河,共橫跨九鄉鎮,彰化縣爭取到中央補助,將斥資7.65億元活化東螺溪沿線,解決東螺溪水源不足、廢水處理問題,並結合自行車道、野鳥新樂園等規畫,為東螺溪注入觀光活水,打造更好的優質環境。
王惠美說,她擔任立委時,即曾來東螺溪旁欒樹綠色隧道參加活動,躺在地上的感覺真舒服,那一年的東螺溪讓她很驚豔,没想到彰化縣內竟有這麼好的自然環境,東螺溪成為她非常想要改造的區域,所以在她擔任縣長後,第一年即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水環境建設,但因東螺溪水質嚴重不良而被駁回,所以縣府就與縣內養豬協會、環保局等單位協調努力、及沿線5位鄉鎮長的共同協助改善後,再次向中央爭取,終於有所成果。
王惠美說,感謝立委謝衣鳯的協助在第一階段先爭取900萬規畫調查,也發現該區域野鳥的數量原本有約二千隻,經過這二、三年的努力,鳥類數量已增加到四千隻,但因東螺溪上游水源不夠豐沛,加上沿岸畜養糞尿水排放,導致東螺溪臭氣沖天,也影響觀光休閒發展。
在縣府與立委謝衣鳯、彰化議長謝典林支持努力下,王惠美說,彰化縣爭取到全國前瞻計畫水環境經費核准六大改善方案,核定經費高達7.65億元,其中6.27億元由中央補助,縣府配合款1.38億元,由於以往都是分段整治,雖有東螺溪木棉花季、東螺溪戀戀欒樹節、東螺溪廟宇文化走讀等活動,但總是欠缺整體性規畫,希望未來透過全線整治後,將會成為彰化觀光休閒新亮點。
王惠美說,城市內有溪流,其生態氣氛就會不一樣,像「鹿港溪風華再現計畫」整治完成後,也造就鹿港古城不一樣的活力,未來繼東螺溪後,還會再整治二林溪,希望會讓整體水環境更優質。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說,這次東螺溪在前瞻計畫畫經濟部「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第六批次水環境改善案18餘億元經費預算中,彰化獲得的補助款占了三分之一額度,分配到全國最多的經費會與縣府團隊、湖埔社區大學等單位一起努力,一起把東螺溪改造成一條生態景觀文化渠道,和國際接軌。
縣府水利資源處長馬英傑表示,此次東螺溪水環境改善計畫共分六個分項計畫包括「東螺溪水體活化及加強灌溉管理計畫」、「畜牧糞尿多元利用資源化共同處理中心」、「溪湖水綠廊道環境改善工程-水綠環境及廊道空間改善」、「北斗渡船頭水文化綠廊環境營造計畫」及「埤頭木棉花道河畔環境改善計畫」等。
今天立委謝衣鳯服務處執行長傅黎興、縣議員陳玉姬、洪本成、溪湖鎮長黃瑞珠、二林鎮長蔡詩傑、埤頭鄉長杜懿彩、埔鹽鄉長許文萍、北斗鎮代理鎮長邱錦模、縣議員劉淑芳服務處主任林三豐等人也一起走訪東螺溪沿岸,希望未來一起打造沿線觀光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