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鮮人上工開心指數創新低 八成三有過離職念頭
yes123求職網今(23)日公布「千禧世代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在衡量「薪資滿意度」與「工作成就感」,今年應屆畢業或退伍的新鮮人自評的「上工開心指數」相當低,平均僅有39.2分,低於去年的40.7分,創下九年新低;其中自評「零分」的,更佔了15.8%。
難怪目前在職場中的新鮮人,就有八成三透露,「曾經有過」離職的念頭;而且在可複選狀況下,其中主要原因為:「工作量與薪水不成正比」(45.8%)、「學不到東西」(40.2%)、「工作壓力過大」(36.3%),以及「工作內容和之前想像的不同」(29.3%)、「上司情緒不穩,老是愛罵人」(24.3%)。
其他想離職的原因,又分別有:「工作(公司)沒有發展性」(21.5%)、「經常加班或應酬」(19.6%)、「經常被資深同仁欺負、嘲笑」(15.9%),以及「不適應企業文化、人際關係」(13.1%)、「離家太遠」(11.5%)。
只是整體而言,仍有24.2%的新鮮人表示,對於目前的正職工作,打算從事「1年以上~2年不到」;不過「半年不到」的,其實合計也有26.5%:其中16.7%為「3個月(含)以下」;9.8%為「超過3個月~6個月不到」。
平均下來,今年的新鮮人對於一份工作,至少想做15.6個月,等於先累積「五個季度」左右的工作經歷再說;但少於去年的16.1個月,首度不到16個月,更創下九年以來的新低。
觀察此次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解讀,新鮮人即使身處「疫情年」,千辛萬苦且幸運找到工作,卻也碰上青年低薪化的大環境,一旦無法學以致用,又缺乏職場成就感,想要真正開開心心去上班,其實有相當高的難度。
至於「點燃」新鮮人離職的導火線,可能會有以下這四種情形:「工作報酬率過低」、「看不見自己的未來」、「現實和理想落差過大」,以及「職場高壓,卻無法抗壓」。
楊宗斌不忘提醒新鮮人,如果換工作頻率太高,像是任職某公司的時間,無法待滿一年以上,反而對履歷表有扣分作用,其實不利於面試評價,更容易被企業貼上「穩定度低」、「抗壓性差」的負面標籤。
令人擔憂的還有這件事,就是開銷經常大過收入。此次調查顯示,雖然獲得正職工作,但其中有74.9%透露,目前每個月仍然「存不到錢」:等於現階段算是「零存族」、「月光族」、「月底吃土族」。
不過,代表其餘的25.1%,目前算是「存得到錢」,而且平均每月能存6,130元。同時如果目前有正職工作,合計73.5%透露,有「投資理財」計畫,其中分成:56.5%是「尚未執行」;僅17%屬於「執行中」。
針對投資理財計畫,在可複選狀況下,社會新鮮人選擇的「投資標的」,主要有:「基金」(75%)、「股票(現貨)」(62%)、「銀行定存」(51.6%),以及「保險」(42.1%)、「期貨(含指數型與商品型)」(30.7%)。
其他的投資項目,又分別為:「虛擬貨幣」(27.8%)、「外幣」(25.6%)、「貴金屬」(11.4%),以及「債券」(8.2%)、「藝術品、收藏品」(4.4%)。
綜觀本次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不少社會新鮮人在月初領薪水後,接近月底前,就呈現「吃土狀態」,導致財務壓力的惡性循環不斷。不過如果慎選投資工具,搭配景氣循環,透過長期「複利效果」,小錢變大錢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楊宗斌建議「職場菜鳥」,應該提早建立理財觀念:「收入先減去儲蓄或投資,才是等於支出」。像是以「年化報酬率」6%估算,若每個月至少定額投資3000元,其實經過十年後,就能存到47萬元,完成「人生半桶金」;20年以後,也將超過百萬,達到132萬元。
上述「千禧世代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2年8月3日到8月17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今年畢業或退伍(免役)會員,且正在求職或(曾)有正職工作者,有效問卷共1,238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