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高雄旅運中心8月完工 近期分批開放使用
高雄港埠旅運中心興建近10年,今年8月工程將全數完工,將分批逐步開放。交通部長王國材今視察表示,明年初廠商將全數進駐到位,後疫情時期國際邊境逐步開放,旅運中心將發揮郵輪母港功能,帶動觀光產值。
王國材說,疫情前台灣一年有600艘郵輪停靠,帶來百萬名遊客,以高港條件有發展郵輪潛力。雖目前仍在疫情期間,但相信未來國際開放後,將會有更多郵輪到台灣,希望能有700至800艘的數量。旅運中心旁設有輕軌C9旅運中心站,未來也有黃線Y15旅運中心站,除了觀光客方便外,將來也會成為高雄市民的遊憩場所。
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地上15層、地下2層,分為裙樓、塔樓兩大部分。外牆是全3D曲面帷幕,共用逾千個帷幕單元,鋁板有2萬3千多片、玻璃近萬片,是國內公共工程首見,增加施工難度高。港務公司說,今年6月底終於完全所有單元吊掛,7月將拆除施工架,所有建築工程約在8月底完工。7月起已辦理招商,不少潛在廠商已洽談。
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旅運中心未來可供22.5萬總噸大型郵輪靠泊,以打造郵輪母港為目標,「不少中南部遊客過去需到基隆搭郵輪,高雄缺乏優質的國際郵輪停靠空間。」目前已有郵輪業者與高港接洽,希望能在明年初啟航。
高雄旅運中心位於亞洲新灣區19至20號碼頭,室內規畫大坪數商業空間、免稅店,將來會有餐飲、新創、教保中心等。戶外空間景觀佳,可遠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蓬萊碼頭等。1樓是旅運入境通關、行李提領空間、2樓為旅運出境報到、通關設施、免稅商店、商業餐飲等。3樓有千坪戶外海岸平台,可讓遊客賞美景。
但旅運中心從興建至今已多年,當時未引入智慧管理,港務公司將發包智慧化應用工程,預算為5.1億元,今年11月施工、預計明年4月完工。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導入5G資通訊管理技術,結合智慧門禁、環控、停車場、巡檢等10大面向,更設有戰情中心,將全台9個商港資訊匯集至此,便於商港管理。